第96部分(2 / 4)

人。 努爾哈赤的軍隊,人數共計六萬人,號稱二十萬。 按某些軍事專家的說法,這是當時世界上昀為強大的騎兵部隊,對於這個說法,我認為

比較正確。 理由十分簡單:對他們而言,戰爭是一種樂趣。

由於處於半開化狀弁,也不在乎什麼詩書禮儀,傳統道德,工作單位,打小就騎馬,驍勇無畏,說打就打絕不含糊,更絕的是,家屬也大力支援: 據史料記載,後金騎兵出去拼命前,家裡人從不痛哭流涕,悲哀送行,也不報怨政府,老老少少都高興得不行,跟過節似的,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多搶點東西回來! 坦白地講,我很能理解這種心情,啥產業結構都沒有,又不大會種地,做生意也不在行,不搶怎麼辦? 所以他們來了,帶著搶掠的意圖、鋒銳的馬儀和勝利的把握。 努爾哈赤是很有把握的,此前,他已等待了四年,自孫承宗到任時起。 一個卓越的戰略家,從不會輕易冒險,努爾哈赤符合這個條件,他知道孫承宗的可怕,所以從不敢惹這人,但是現在孫承宗走了。

當年秦檜把岳飛坑死了,多少還議了和,簽了合同,現在魏忠賢把孫承宗整走,卻是毫無附加值,還附送了許多禮物,禮單包括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塔山、大小淩河以及關外的所有據點。

這一年,努爾哈赤六十七歲,就目前史料看,沒有老年痴呆的跡象,他還有夢想,夢想搶掠更多的人口、牲畜、土地,壯大自己的子民 公正地講,站在他的立場上,這一切都無可厚非。 孫承宗走了,明軍撤退了,眼前已是無人之地,很明顯,他們已經失去了抵抗的勇氣。 進軍吧,進軍到前所未至的地方,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無人可擋! 一切都很順利,後金軍毫不費力地佔領了大大小小的據點,沒有付出任何代價,直到正月二十三日那一天。 天啟六年(1626)正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抵達了寧遠城郊,驚奇地發現,這座城市竟然有士兵駐守,於是他派出了使者。 '1524' 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得意,寫出瞭如下的話: “我帶二十萬人前來攻城,必破此城!如果你們投降,我給你們官做。 ” 在這封信中,他沒有提及守將袁崇煥的姓名,要麼是他不知道這個人,要麼是他知道,

卻覺得此人不值一提。

總之在他看來,袁崇煥還是方崇煥都不重要,這座城市很快就會投降,併成為努爾哈赤旅遊團路經的又一個觀光景點。 三天之後,他會永遠記住袁崇煥這個名字。 他原以為要等一天,然而下午,城內的無名小卒袁崇煥就遞來了回信: “這裡原本就是你不要的地方,我既然恢復,就應當死守,怎麼能夠投降呢?” 然後是幽默感: “你說有二十萬人,我知道是假的,只有十三萬而已,不過我也不嫌少! ” 勝利之路 努爾哈赤決定,要把眼前這座不聽話的城市,以及那個敢調侃他的無名小卒徹底滅掉。

他相信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因為他已確知,這是一座孤城,在它的前方和後方,沒有任何援軍,也不會有援軍,而在城中抵擋的,只是一名不聽招呼的將領,和一萬多孤立無援的明軍。

六年前,在薩爾滸,他用四萬多人,擊潰了明朝昀為精銳的十二萬軍隊,連在朝鮮打得日本人屁滾尿流的名將劉綎,也死在了他的手上。 現在,他率六萬精銳軍隊,一路所向披靡,來到了這座小城,面對著僅一萬多人的守軍,和一個叫袁崇煥的無名小卒。 勝負毫無懸念。 對於這一點,無論是努爾哈赤以及他手下的四大貝勒,還是明朝的高第、甚至孫承宗,都持相同觀點。 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 ——毛澤東 袁崇煥是相信光明的,因為在他的手中,有四種制勝的武器。 第一種武器叫死守,簡單說來就是死不出城,任你怎麼打,就不出去,死也死在城裡。 雖然這個戰略比較異,但很有效,你有六萬人,我只有一萬人,憑什麼出去讓你打?有種你打進來,我就認輸。

他的第二種武器,叫紅夷大炮。 '1525' 大炮,是明朝的看家本領,當年打日本的時候,就全靠這玩意,把上萬鬼子送上天,殺

人還兼帶毀屍功能,實在是驅趕害蟲的不二利器。 但這招在努爾哈赤身上,就不大中用了,因為日軍的主力是步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