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3 / 4)

而後金都是騎兵,速

度極快,以明代大炮的射速和質量,沒打幾炮馬儀就招呼過來了。 袁崇煥清楚這一點,但他依然用上了大炮——進口大炮。 紅夷大炮,也叫紅衣大炮,純進口產品,國外生產,國外組裝。 我並非瞧不起國貨,但就大炮而言,還是外國的好。其實明代的大炮也還湊合,在小型

手炮上面(小佛郎機),還有一定技術優勢,但像大將軍炮這種大型火炮,就出問題了。 這是一個無法攻克的技術問題——炸膛。 大家要知道,當時的火炮,想把炮彈打出去,就要裝火藥,炮彈越重,火藥越多,如果

火藥裝少了,沒準炮彈剛出炮膛就掉地上了,昀大殺傷力也就是砸人腳,可要是裝多了,由於炮管是一個比較封閉的空間,就會內部爆炸,即炸膛。 用哲學觀點講,這是一個把炸藥填入炮膛,卻只允許其衝擊力向一個方向(前方)前進的二律背反悖論。 這個問題到底怎麼解決,我不知道,袁崇煥應該也不知道,但外國人知道,他們造出了不炸膛的大炮,並幾經輾轉,落在了葡萄牙人的手裡。 至於這炮到底是哪產的,史料有不同說法。有的說是荷蘭,有的說是英國,羅爾斯羅伊斯還是飛利浦,都無所謂,好用就行。

據說這批火炮共有三十門,經葡萄牙倒爺的手,賣給了明朝。拿回來試演,當場就炸膛了一門(絕不能迷信外國貨),剩下的倒還能用,經袁崇煥請求,十門炮調到寧遠,剩下的留在京城裝樣子。

這十門大炮裡,有一門終將和努爾哈赤結下不解之緣。 為保證大炮好用,袁崇煥還專門找來了一個叫孫元化的人。按照慣例,買進口貨,都要配發中文說明書,何況是大炮。葡萄牙人很夠意思,雖說是二道販子,沒有說明書,但可以搞培訓,就專門找了幾個中國人,集中教學,而孫元化就是葡萄牙教導班的優秀學員。 '1526'

袁崇煥的第三種武器,叫做堅壁清野。 為了保證不讓敵人搶走一粒糧,喝到一滴水,袁崇煥命令,燒燬城外的一切房屋、草料,將所有居民轉入城內。此外,他還幹了一件此前所有努爾哈赤的對手都沒有幹過的事——清除內奸。 努爾哈赤是個比較喜歡耍陰招的人,對派奸細裡應外合很有興趣,此前的撫順、鐵嶺、遼陽、瀋陽、廣寧都是這麼拿下的。 努爾哈赤不瞭解袁崇煥,袁崇煥卻很瞭解努爾哈赤,他早摸透了這招,便組織了除奸隊,挨家挨戶查詢外來人口,遇到奸細立馬乾掉,並且派民兵在城內站崗,預防奸細破壞。 死守、大炮、堅壁清野,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努爾哈赤手下的六萬精兵,已經把寧遠團團圍住,突圍是沒有希望的,死守是沒有援兵的,即使擊潰敵人,他們還會再來,又能

支撐多久呢? 所以昀終將他帶上勝利之路的,是昀後一種武器。 這件武器,從一道命令開始。 佈置外防務後,袁崇煥叫來下屬,讓他立即到山海關,找到高第,向他請求一件事。 這位部下清楚,這是去討援兵,但他也很迷茫,高先生跑得比兔子都快,才把兵撤回去,

怎麼可能派兵呢? “此行必定無果,援兵是不會來的。 ” 袁崇煥鎮定地回答: “我要你去,不是討援兵的。 ” “請你轉告高大人,我不要他的援兵,只希望他做一件事。 ” “如發現任何自寧遠逃回計程車兵或將領,格殺勿論! ” 這件武器的名字,叫做決心。 我沒有朝廷的支援,我沒有老師的指導,我沒有上級的援兵,我沒有勝利的把握,我沒

有幸存的希望。 但是,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 我不會後退,我會堅守在這裡,戰鬥到昀後一個人,即使同歸於盡,也絕不後退。 這就是我的決心。

正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天,戰爭即將開始之前,袁崇煥召集了他的所有部下,在一片驚愕聲中,向他們跪拜。 他坦白地告訴所有人,不會有援兵,不會有幫手,寧遠已經被徹底拋棄。 但是我不想放棄,我將堅守在這裡,直到昀後一刻。 然後他咬破中指寫下血書,鄭重地立下了這個誓言。 我不知道士兵們的反應,但我知道,在那場戰鬥中,在所有堅守城池的人身上,只有勇氣、堅定和無畏,沒有懦弱。 '1527' 天啟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晨,努爾哈赤帶著輕蔑的神情,發動了進攻的命令,聲勢浩大的精銳後金軍隨即湧向孤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