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成長環境對孩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是推動孩子智力的發展。父母對孩子智力啟蒙的深淺,直接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二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身。如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飲食習慣、學習習慣等。三是促進孩子身體的發育。孩子良好的成長環境需要父母來創造,孩子的身體更需要父母來照料。四是影響孩子世界觀的形成。沒有良好的教育,就沒有良好的習慣;沒有良好的習慣,就會產生不良的行為。
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一個家庭,如果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孩子容易走極端,要麼性格暴躁,要麼怯懦成性。一個家庭如果父母終日呼朋喚友,喝酒猜拳,那麼孩子也容易貪戀酒桌。
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包含三方面的內容:第一,良好的文化環境;第二,真摯的情感環境;第三,舒適的物質環境。良好的文化環境是指一個積極向上、追求上進的富有文化色彩,或者崇尚知識、崇尚文化的環境;真摯的情感環境主要指父母及親友對孩子真摯的愛心和這種愛心的正確表達方式;舒適的物質環境主要指能為孩子提供使其健康成長的基本物質基礎。其中,前兩點是一種軟環境,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環境。
良好的環境是孩子成長成材的必要條件。父母要想培養出聰慧的子女,就必須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建議父母的妙招】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孩子的心靈是潔白無瑕、天真純潔的,他們生活在什麼環境中,就會被造就成什麼樣的人。父母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就必須做到如下幾點:
支招一:建立舒適、溫馨的物質環境
方法示例
彭伊林是個小學五年級的孩子,她成績好,性格開朗,對人有禮貌,還非常講究衛生。在學校,老師誇她是個好學生,在家裡,鄰居們都誇她是個好孩子。很多父母都十分羨慕彭伊林的媽媽,紛紛向彭伊林媽媽請教:你們是如何教出這樣的好孩子的?每當這時候,彭伊林媽媽什麼都不說,而是邀請那些孩子的家長來自己家裡做客。那些父母看到彭伊林的家有著十分舒適溫馨的好環境,都會有所感悟。
一次,彭伊林獲得了全國作文大賽的一等獎,在媒體採訪彭伊林媽媽的時候,她說:“我教育孩子沒有什麼妙招,無非是盡我的所能為女兒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而已。從女兒小的時候,我就按照孩子身心成長的不同階段來佈置家裡的環境,才有了今天身心健康發展的彭伊林。”
操作提示
家庭物質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雖然不起決定作用,但卻有不可輕視的影響。父母應當特別注意室內的整潔,東西放置有條理,還應儘量寬敞,寧可少購置傢俱,少擺設一些裝飾品,儘量給孩子多留一些活動空間。整潔有條理的環境會給人以美感,會使孩子感到心情愉快,同時還有利於他們從小養成文明的舉止和良好的習慣。
支招二:建立溫馨、和諧的精神環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1章(7)
方法示例
朱曉峰是個三年級的小學生。他的家庭十分溫馨,爸爸媽媽非常和睦恩愛,同時對爺爺奶奶也都十分孝順。家裡有什麼重家務,爸爸總是搶著幹。媽媽做了好吃的,也總是先想著老人和孩子。他們對朱曉峰也十分疼愛,凡事都會徵求朱曉峰的意見。朱曉峰生活在這樣一個家庭裡,感到十分溫暖和自豪,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
操作提示
良好的家庭風氣,是良好家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的、無形的教育,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氣氛,父母首先要搞好與長輩之間的關係;其次,要搞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父母要愛護子女,對孩子尊重、信任,儘量不板面孔,不隨意呵斥、打罵等,以平等的、*的、朋友式的態度與孩子相處,建立起新型的*的家庭關係。
支招三:創造勤讀、好學的學習環境
方法示例
點點剛出生不久,媽媽就開始給她唸書。起初,她總是喜歡玩弄書皮,揉搓書頁。可媽媽一點都不生氣,甚至讓她抱著書睡覺。就這樣,點點長到一歲的時候,便開始沉迷於讀書了。
她特別喜歡依偎在媽媽的懷抱裡,靜靜地聽媽媽給她讀兒童故事,到她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她就常常喜歡手裡歪拿著一本書,裝著樣子給家裡的小狗講故事。
操作提示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