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正因為如此,四十多年以後,英國以至整個歐洲政壇上出現了一顆耀眼的明星,她就是連續四屆當選為保守黨的領袖,並於1979年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壇長達十年之久,被世界政壇譽為“鐵娘子”的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
操作提示
不甘平庸,勇爭第一,是一切傑出人物共有的品質,這種品質源於後天的培養。父母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培養其這種品質,對孩子灌輸勇爭第一的思想,訓練孩子勇爭第一的精神,鼓勵孩子勇爭第一的行為。
第3章 人生路,自己走(13)
有些孩子天生膽小、怕事,不喜歡群體活動,不願意參加競爭,這就需要父母激發孩子的競爭心,讓其主動參加到競爭活動中。
支招二:培養孩子競爭中的耐挫性
方法示例
莫小雅是個十歲的小女孩,個子不高,身體也不壯,卻是個學習尖子,被同學們稱為“狀元”。莫小雅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她灌輸競爭的意識,讓她在任何事情上都要爭做第一,不要輕易服輸,尤其是在學習方面。媽媽在莫小雅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提前給她講授一年級的課程,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有了基礎,最初莫小雅也並不總是第一。在莫小雅排第二名或者第三名的時候,媽媽會激勵莫小雅不要灰心,並且與莫小雅一起找沒有考好的原因,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次有更大的進步。
在媽媽這樣的鼓勵與教導下,莫小雅不但增加了對挫折的耐受力,還吸取了很多的競爭經驗,學會了一些競爭技巧,提高了競爭的能力,贏得了老師的誇獎,同學們的羨慕。
操作提示
有競爭,就會有勝負,沒有哪一個人是常勝將軍。孩子面對失敗時,都會心情不好,父母此時要及時進行引導,給孩子講明比賽失敗、心情不好的利害得失,以幫助孩子提高在競爭中的耐挫性,培養孩子真正的競爭實力。
支招三:培養孩子良好的競爭心態
方法示例
李素琴雖然只有七歲,但個性比較強,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爭第一,如果拿不到第一,她就會哭鬧不已。有一次,李素琴與同學箏箏比寫字,一個同學當評判。那個同學拿著兩個人的字認真比較一番後,說箏箏寫得比李素琴好,話音剛落,李素琴就哭了起來。
面對李素琴爭強好勝的心理,媽媽及時地對她進行了引導。告訴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鼓勵她不服氣可以暗下決心,下工夫苦練,爭取在下次的比賽中獲得勝利。李素琴聽從了媽媽的話,開始認真練字。一週後,李素琴又與那個同學比賽,當評判的依然是上一次的那個小同學,這一次,小評判宣佈是李素琴的字寫得比較好。
操作提示
孩子參與競爭,父母要有意識地給孩子灌輸正確的競爭心態,因為獲得競爭能力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具有正確的競爭心態。告訴孩子輸贏不重要,輸了吸取經驗,重新參與競爭,贏了戒驕戒躁,切勿輕視對手,為提高孩子的競爭能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
建議七: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碰到很多困難,遭遇無數挫折。具有良好心理承受力的人以樂觀的態度除掉這些障礙,最終取得成功;心理承受力差的人悲觀地逃避磨難,註定將來一事無成。
【教子現場】
李玉舟今年八歲,剛上小學三年級。有一天,李玉舟因為一點小矛盾與別的同學打架了,老師批評了他。李玉舟一氣之下就從學校跑回家,告訴父母老師批評了自己,自己不想去上學了。無論父母怎麼勸說,李玉舟就是不願意再踏進學校一步。李玉舟的父母此時才意識到,一直寵著孩子是個錯。
原來,李玉舟之所以受不了老師的批評,是因為在家裡他一直是個寶貝,父母沒有責備過他,爺爺奶奶都順著他,外公外婆總護著他。在家裡從未遭受過責難的李玉舟,對老師的批評難以接受,他感到十分委屈,因此拒絕再去上學。
【專家解析】
心理承受能力,是指一個人從挫折中恢復愉快心情的心理素質。心理承受能力對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只要參與社會生活,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困難和挫折。心理承受力強的人面對這些人生障礙,以樂觀的態度去戰勝,跨過坎坷,走向成功;心理承受力差的人則像上例中的李玉舟一樣,老師只是批評了幾句心裡就承受不了,開始學著逃避,這永遠解決不了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