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隊等部,相繼攻克觀臺、水冶,襲人湯陰、輝縣及潞王墳等車站據點。
至8月間,該部共殲滅日偽軍1000餘人,將日偽勢力從山區驅至鐵路沿線,並配合中共地方組織在安陽、林縣、輝縣等山區建立了抗日政權,在豫北平原開闢了廣大的游擊區。
與第386旅在豫北展開的同時,第129師於6月12日又以第769團、獨立團和汪乃貴支隊組成新的第385旅,由陳錫聯任旅長,謝富治任政治委員。
該旅組成後,在正太鐵路以南、平漢鐵路石家莊至邢臺段以西地區繼續襲擊、伏擊日偽軍,粉碎了敵依託交通線擴大佔領區的企圖。
活動於晉南地區的第115師之第344旅,於7月6日,在沁水東南之町店附近地區襲擊由晉城向侯馬增援之日軍第108師一部,殲敵500親人,擊毀汽車20餘輛,八路軍自身傷亡近500人。此役嚴重打擊了敵人增援的行動,有力地策應了國民黨軍衛立煌部在侯馬地區的作戰。
為了配合國民黨軍在徐州、武漢地區的作戰,5~10月間,第129師統一指揮第385、第386、第344旅及各基幹支隊與當地人民群眾一起,在晉冀豫邊區對平漢、正太、道清等鐵路進行了10餘次破擊,有力地鉗制了日軍的行動。
大青山抗日遊擊戰爭的開展
大青山位於綏遠省陰山山脈中段,橫亙於內蒙古高原。開闢這塊抗日根據地,對於堅持綏遠抗戰,箝制日軍向大西北的入侵,掩護陝甘寧和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翼側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938年5月14日,毛澤東指出: “在平綏路北,沿大青山脈建立遊擊根據地,甚為重要。請你們迅即考慮此事。”根據這一指示,第120師決定以第358旅第715團及師直騎兵營1個連組成大青山支隊,由第358旅政治委員李井泉任支隊長兼政治委員,第358旅參謀長姚喆任支隊參謀長。此外,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所屬抗日遊擊第1路縱隊之第4支隊及戰動總會晉察綏邊區工作委員會部分幹部隨同北上。
7月29日,大青山支隊在李井泉、姚喆率領下,由晉西北五寨地區出發,開始向大青山挺進。8月下旬,大青山支隊突破日軍層層堵截,進到蠻汗山地區,除留下第715團第1營由姚喆率領在平綏鐵路以南,開闢以蠻汗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以保障大青山與晉西北的聯絡外,主力部隊由李井泉率領繼續向大青山腹地挺進。9月1日夜,支隊主力由旗下營與三道營之間越過平綏鐵路,勝利抵達大青山腹地——武川縣之大灘、甘溝子一帶地區,並很快與中共地方組織領導的蒙漢人民游擊隊會合。為迅速開啟大青山地區的抗日局面,大青山支隊於9月3日首襲陶林城(今察哈爾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科布林鎮)之日偽軍。10日,該支隊又揮戈西進,奔襲了烏蘭花鎮。
為進一步擴大抗日遊擊根據地,支隊決定由李井泉等率領第3營、第2營第5連、第4支隊第2連及綏蒙遊擊支隊等部,挺進歸(綏)武(川〕公路以西,開闢綏西遊擊區;由姚喆率領第1、第2營的3個連,騎兵連及第4支隊第3、第4連等部繼續堅持和發展綏中區的游擊戰爭;由第1營副營長鄒鳳山帶領該營第3連及第4支隊第1連等回師蠻汗山,開闢綏南遊擊區。
西進部隊越過歸武公路,直達薩拉齊以北的後腦包一帶地區。10月1日,該部奔襲了包頭東北的石柺鎮偽蒙軍,10月中旬,他們又襲擊了平綏鐵路線上的陶思浩、蘇安蓋、畢克齊等車站據點,直接威脅包頭、歸綏之日偽軍。
11月,大青山支隊粉碎了日軍2000餘騎兵分4路向薩拉齊以北山區的圍攻,回師蠻汗山的部隊,重新開闢了綏南抗日遊擊區。綏中地區的抗日遊擊戰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大青山支隊挺進綏遠地區以來,在中共地方組織和人民群眾的支援和配合下,經3個多月的積極作戰和工作,初步開闢了綏南、綏中、綏西3個抗日遊擊區,建立了綏蒙總動員委員會,井在3個游擊區內分別設立了辦事處,下屬各縣也分別成立了動委會,以代行政權職能。至此,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初步建成。
汾離公路三戰三捷
1938年7月8日,毛澤東在致第115師的電報中指出:第343旅目前“仍以對同蒲、太軍(太原至軍渡公路)兩路大肆破壞,妨礙敵渡黃河為主要任務,協助地方發展游擊隊為輔助任務。”遵照這一指示,第115師第343旅在汾(陽)離(石)公路及介休至靈右鐵路展開了積極的破襲作戰。
9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