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部分(3 / 4)

發生的事情,是不感興趣的。

英國和俄國的軍事概念有一點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必須防止德國滲入波斯。因此,那個國家在1941年8月及9月間被俄國和英國軍隊共同佔領了。不久,經由波斯開闢了一條通往俄國的新供應路線,但是儘管這樣,這兩個佔領國之間的摩擦和猜忌並未消失。

英國不肯在法國冒第二次敦刻爾克的危險,也不願在挪威冒第二次敗退的危險,導致斯大林於1941年9月4日提出了在巴爾幹半島登陸的建議。英國認為這一建議也不切實際,斯大林於是建議英國派遣一支遠征軍,或者在阿爾漢格爾登陸或者到高加索,以便接防屬於俄國戰線的一部分地區。但斯大林的這些建議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到妨礙英國一切行動的供應上和運輸上的巨大困難,英國政府也不準備讓他們的軍隊象斯大林所建議的那樣去冒險,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行動肯定是不會成功的。

隨著德國人不斷向俄國境內推進,丘吉爾同斯大林之間往來電報的語氣變得越來越尖刻了。斯人林在9月4日說,如果不開闢第二戰場,如果不供應充足的鋁。蘇聯的戰敗或部分崩潰肯定將成為事實。丘吉爾感到不論這樣一種結果對英國多麼危險,卻不是他控制下的兵力所能防止的。根據英國的情報,已經駐紮在西歐的德國後備部隊,完全有能力打敗英國向歐洲大陸發動的任何進攻,在這種情況下,丘吉爾和他的那些顧問們心裡很明白,輕率地消耗英國的兵力不大可能延緩俄國的戰敗,只會使往後的局勢更糟。丘吉爾在答覆斯大林的責難時,有力地駁回了關於英國沒有擔負起它分擔的那部分作戰任務的一切諷示。有一次,他甚至提起斯大林最近與納粹合作的問題來,使蘇聯大使感到很窘。

早在11月間,雙方的誠意已下降到最低點,這時丘吉爾打電報給斯大林說:“我無法告訴你我們最近的軍事計劃,就同你無法告訴我你們最近的軍事計劃一樣,但請你放心,我們決不會按兵不動。”斯大林回答說:

你認為蘇聯同英國之間的關係必需予以澄清,我完全同意。這種澄清目前並未實現,其所以沒有澄清是由於以下兩種情況:(1)我們兩國之間在戰爭的目的方面和戰後和平機構的計劃方面,都沒有取得明確的諒解;(2)蘇聯同英國之間,沒有一個關於在歐洲抵抗希特勒的軍事互助協定。

如果在這兩個問題上不達成協議,英…蘇關係就不可能澄清。不僅如此,坦率地說,如果目前的情況存在下去,要取得相互信任就很困難。當然,對蘇聯供應軍需品的協定具有很大的實際價值,但是它沒有解決,也沒有徹底消除我們兩國之間的一切問題。

斯大林在諷刺地談到丘吉爾所提出的關於派遣兩位英國將領去莫斯科進行磋商的建議時,繼續說:“但是如果兩位將軍的使命僅僅限於情報問題以及次要問題的商談,我以為這就不值得打擾兩位將軍了。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很難抽出時間參加會談。”

這樣一份電報必然會在所有見到這份電報的英國人心裡引起反感。這聽起來太象1939年那次流產的談判了,那次談判是由於納粹同蘇聯締結了條約而中斷的。斯大林可能也感到這份電報的語調太生硬了;無論如何,十二天以後,俄國大使拜訪了外交大臣安爾尼·艾登,並向他解釋說,斯大林無意用他11月8日的電報文得罪他們。英國人馬上接受了這個送上門來的橄欖枝。第二天(1941年11月21日),丘吉爾就打電報向斯大林建議,派遣艾登前往莫斯科並授以全權“討論有關戰爭的一切問題,包括派遣軍隊不僅進入高加索,而且到你們軍隊在南方的戰線上去的問題”。討論戰後的問題也將包括在艾登的許可權範圍之內。斯大林接受了這個建議,艾登的旅行便迅速安排好了。他在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訊息傳到英國幾小時後就出發了。

一個附帶的爭端是由於英國政府不顧芬蘭人已同德國人聯合進攻俄國這一事實,而仍然不願向芬蘭宣戰而引起的,這一爭端顯然在斯大林和他的顧問方面激起了很大的不信任。丘吉爾終於作出讓步,於1941年12月6日對芬蘭宣戰,並於第二天生效。同時,英國也對匈牙利及羅馬尼亞宣戰,作為同俄國人團結一致的一個姿態,因為俄國人已同這兩國處於戰爭狀態。

這種不信任,可以在1941年秋季丘吉爾同斯大林交換的電報中清楚地看出來,基本上是由這兩人自始至終都極力想保護自己的國家的利益這一點引起的。一直要到英國官員深信蘇聯政權不會垮臺的時候,英國人才會真正有興趣去減少俄國人對他們的不信任,因為善意最好,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