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部分(3 / 4)

的國際自由市場來交換商品、貨幣和勞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也許根本就不可能。

戰爭一結束,美國政府立即開始把戰時建立起來的經濟管制機構撤銷。政府在這樣做時,是響應了人民的意願。戰時,政府對生產和消費的限制使商人和消費者都感到怨恨。再者,尊重自由企業和外匯自由市場的價格機構,把它們看作生產的主要調節措施,這種傳統仍然是強烈的。就連在特殊的利益團體事實上破壞了它的地方,這種傳統原則上還是難得受到挑戰。當然,是有一些重大的困難,所以管制並沒有一下子都撤銷。1945年8月21日,從1943年起便支配著美國戰時生產的物資管制計劃廢除了,優先照顧的範圍急劇地縮小。對消費品的生產所加的限制也漸漸撤銷了。戰時生產局於1945年11月4日正式撤銷以後,它的接替機關民用生產管理署僅僅接下了對幾個經濟部門的控制,主要是對依然嚴重匱乏的紡織品和革製品加以控制。房屋是一個特殊的問題。1946年1月,一個獨立的管理機構成立起來,它具有分配稀少的建築材料和依次安排房屋的權力。

取消軍事部門訂貨和工廠改為生產民用商品時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延擱,在1945年8月和9月裡導致了美國工業總生產的一次急劇的減退。但在10月間,情況便有了轉機,到11月份,生產指數又到了戰時最高峰的百分之二十以內,而按當時的價格而言,則相當於戰前數字的一倍以上。這是一個出色的成就,當然,軍隊迅速復員所擴大了的勞動力供應以及商店對於恢復民用生產一般都預先作好了準備這一點也促進了這一成就。

儘管如此,一股巨大的、被壓制住的購買力造成了商品的廣泛缺乏。因此,象撤銷生產控制那樣迅速地取消對物價的控制,似乎並不明智。物價控制的前途在1946年成了政府和國會之間的一個嚴重的爭端。當國會提出一項將會大幅度地削弱全國物價控制而名義上又使它繼續有效的法案時,1946年6月9日杜魯門把它否決從而暫時完全終止了政府對物價的控制。1946年7月25日,達成了一項折衷辦法,但是再次實行的物價控制僅僅是部分的,並沒有阻止消費價格和批發價格的迅速上漲。

美國政府採取了同樣激烈的步驟來擺脫國外的經濟活動。1945年9月27日,一道行政命令終止了對外經濟管理局的合法存在。結束業務的工作移交給了政府的其他部門,大部分移交給了國務院,國務院則把向國外出售政府剩餘產業的職責委派給了一名專員。誠然,這也就是移交給對外經濟管理局的接替機關的主要剩餘業務,政府對原料和其他商品的購買,同政府輸出美國產品一起,都將終止。就美國而言,國際貿易今後將由私營商行和個人來經營。

但是,如果認為戰爭的經驗和大戰前那些蕭條的歲月中的經驗,沒有在美國經濟或是政府對經濟事務的政策上留下痕跡,那將是錯誤的。相反,政府對美國經濟的管制範圍相當廣泛,僅僅在同歐洲國家的實際情況比較之下才顯得較小。戰爭所帶來的最大的單一技術發展——原子能,仍舊完全掌握在政府的手裡。有些兵工廠也仍舊在一種備用的基礎上聽候政府安排,並沒有改過來從事民用生產。此外,美國生產的農業部分則在一種補助金、有保障的售價、產量定額,以及政府的收購、貯藏和“剩餘部分”的銷售這一套苦心安排的制度下繁榮興旺。

國家支出的比例在1946年年底仍為1940年的四倍以上。這一增加(當然,由於物價的上漲而過分增高了)意味著政府的活動已經深深地全面滲透進了美國的經濟。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要求和政府的財政與放款政策,同政府的規章、條例、法律一起,對私人企業發生的影響遠比戰前為大。例如,外匯自由市場的經營便受到新的官方活動的控制和約束。更為重要的是,認為政府有責任和能力來保證充分就業與繁榮昌盛的這一新的概念,已經牢牢地印在美國人民的頭腦中,並且透過1946年的就業條例正式寫成了法律。

儘管外國人把美國看成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儘管美國人自己把他們的經濟制度看成是由自由企業支配的,戰後的制度實際上是老式的資本主義和新式的國家控制的一種混合物——在這種混合的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發揮了異常深遠的影響。例如,就連在國內,在美國人用不著去考慮社會主義或者其他外國思想的地方,戰後對“正常秩序”的恢復也是很有限的,而對經濟過程的政治控制這種新的干涉則是很廣泛的。

英國的國內經濟政策既不象美國也不象俄國,根本不能同對外經濟關係分割開來。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