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黨及其按納粹黨黨衛隊模式組織的赫林卡衛隊的控制下,建立了一種極權主義的體制。斯洛伐克在某種程度上成了納粹的模範衛星國,連匈牙利也黯然失色,德意志少數民族領袖卡馬辛成為德意志事務部長,實際上監督政府的全部工作。盧西尼亞由於過分落後,無法實行有效的自治,擔任總理的年長的東正教教士沃洛辛和繼貝奈斯之後擔任捷克斯洛伐克總統的年老的哈查法官一樣,對於擔任這樣的重要職務都缺乏準備;在烏克蘭民族主義者的鼓舞下,建立了一個半法西斯主義的政權,採取反猶太人的措施,併成立了一個效法赫林卡衛隊的衝鋒隊組織,名叫“西奇”;但是盧西尼亞的重要性還在於它是德國進一步擴張的前哨陣地。

庫隆德在1938年12月寫道:“由於命運的不可思議的顛倒,為了遏制德國的擴張所建立的堡壘捷克斯洛伐克,今天卻成了德國用以突破東方大門的撞錘。”透過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征服,德國便從西面和北面包圍了匈牙利,使它在經濟方面實際上並給德國了,此種屈從地位可不是在領土方面佔一些小便宜所能補償的。波蘭所處的新地位更引人注意。波蘭僅次於捷克斯洛伐克本身,是慕尼黑和貝爾維德雷議定書的主要的和最直接的受害者,它在這方面所受到的損失遠遠超過了它被排除於上兩次會議之外在威望上所受到的打擊。德奧合併從三方面包圍了捷克斯洛伐克,而變成了德國衛星國的斯洛伐克和盧西尼亞同樣又從三方面包圍了波蘭,使它也處於貝克所不曾預見到的戰略上的不利地位。慕尼黑會議以後三個多星期,新主題的第一個調子奏起來了,10月24日裡賓特洛甫召見波蘭駐柏林大使利普斯基,向他提出要求,把但澤割讓給德國,並要求一條透過波蘭走廊而不受波蘭管轄的公路和鐵路。波蘭就這樣身不由己地只能緊跟著德國的軌道走了,它的愚蠢就在於沒有早在自己的領土完整尚未成為問題時就避免這一危險,這時它才感到與另一個被排除於慕尼黑和維也納會議之外的主要大國有共同利益,因此也傾向東方了。為了駁斥波蘭將參加反共產國際公約的報道,波蘭和俄國於1938年11月26日發表了聯合公報,重申它們於1932年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

對波蘭最明顯的威脅並非來自西部邊界的壓力,而是來自自冶的盧西尼亞,從慕尼黑會議到1939年3月,盧西尼亞已成為德國謀求破壞東歐殘餘結構的支點。德國在盧西尼亞策動了一項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這個落後的小省本是捷克斯洛伐克和羅馬尼亞之間的橋樑,又即將成為匈牙利和波蘭之間的短時期內的橋樑,業已上升為民族統一主義的中心,一個烏克蘭的皮埃蒙特,一心想把它的吸引力傳播到遠遠超越於它自己的小小邊境之外,傳播到波蘭東部的被壓迫的烏克蘭人中間去,傳播到蘇維埃烏克蘭的大部分烏克蘭民族中間去。從1938年10月起,德國報紙將這個地區稱作喀爾巴阡…烏克蘭,12月31日起又正式改用這一名稱。在這裡歷史的車輪又倒退了,但不是倒退到1919年的混戰年代,而是倒退到前一年的德國勢力短暫的鼎盛時代,就是在簽訂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與德國西線崩潰之間的時期,那時一個自治的附庸烏克蘭成了德軍向東一直推進到頓河流域的康莊大道。十八年來波蘭一直預料到並且害怕來自東方俄羅斯的民族統一主義將影響它的烏克蘭居民,現在看來這種影響卻來自南方的德國。從這裡它危及桑多米埃什周圍的工業儲備庫,那是背靠喀爾巴阡山的安全中心區或三角區,當初所以選定並發展這一帶地區正是因為那兒既遠離德國的邊界,同樣也遠離俄國的邊界。1938年12月8日,波蘭的烏克蘭民族民主黨要求取得當時斯洛伐克和喀爾巴阡…烏克蘭所擁有的那種自治權,即要有獨立的軍隊和參與外交關係的權力。曾經摧毀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外包圍和國內分裂,這時也結合在一起同樣威脅著波蘭,而更為可怕的是國內分裂。

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標誌著德國按照民族原則修改和約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那就是帝國主義了。不僅如此,瓜分捷克斯洛伐克也煽動了東歐要求修改和約的小國、少數民族和一些小民族。民族原則第一次被用之於瓦解繼承國的新目的,而那些繼承國當初也都是根據民族原則而締造的。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人,象波蘭的烏克蘭人一樣,被斯洛伐克和盧西尼亞的自治美景所吸引。德國要求修改和約的主張第一次附帶地使一個要求修改和約的小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由於匈牙利的領土擴張,保加利亞的慾望也更強烈了。這些運動為德國的政策提供了多種機會,可是正當德國集中力量最後摧毀捷克斯洛伐克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