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部分(2 / 4)

小說:資治通鑑 作者:死磕

室、外戚各當其分,則天下安。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猶為王,此陛下驅之使他日必爭,兩不得安也。”太后曰:“朕亦知之。然業已如是,不可何如。”

臘月,辛巳,立故太孫重潤為邵王,其弟重茂為北海王。

太后問鸞臺侍郎、同平章事陸元方以外事,對曰:“臣備位宰相,有大事不敢不以聞;人間細事,不足煩聖聽。”由是忤旨。庚寅,罷為司禮卿。

元方為人清謹,再為宰相,太后每有遷除,多訪之,元方密封以進,未嘗漏露。臨終,悉取奏稿焚之,曰:“吾於人多陰德,子孫其未衰乎!”

以西突厥竭忠事主可汗斛瑟羅為平西軍大總管,鎮碎葉。

丁酉,以狄仁傑為內史。

庚子,以文昌左丞書巨源為納言。

乙巳,太后幸嵩山;春,一月,丁卯,幸汝州之溫湯;戊寅,還神都。作三陽宮於告成之石淙。

二月,乙未,同鳳閣鸞臺三品豆盧欽望罷為太子賓客。

三月,以吐谷渾青海王宣超為烏地也拔勤忠可汗。

夏,四月,戊申,太后幸三陽宮避暑,有胡僧邀車駕觀葬舍利,太后許之。狄仁傑跪於馬前曰:“佛者戎狄之神,不足以屈天下之主。彼胡僧詭譎,直欲邀致萬乘,以惑遠近之人耳。山路險狹,不容侍衛,非萬乘所宜臨也。”太后中道而還,曰:“以成吾直臣之氣。”

五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太后使洪州僧胡超合長生藥,三年而成,所費鉅萬。太后服之,疾小瘳。癸丑,赦天下,改元久視;去天冊金輪大聖之號。

六月,改控鶴為奉宸府,以張易之為奉宸令。太后每內殿曲宴,輒引諸武、易之及弟秘書監昌宗飲博嘲謔。太后欲掩其跡,乃命易之、昌宗與文學之士李嶠等修《三教珠英》於內殿。武三思奏昌宗乃王子晉後身。太后命昌宗衣羽衣,吹笙,乘木鶴於庭中;文士皆賦詩以美之。太后又多選美少年為奉宸內供奉,右補闕硃敬則諫曰:“陛下內寵有易之、昌宗,足矣。近聞左監門衛長史侯祥等,明自媒衒,醜慢不恥,求為奉宸內供奉,無禮無儀,溢於朝聽。臣職在諫諍,不敢不奏。”太后勞之曰:“非卿直言,朕不知此。”賜彩百段。

易之、昌宗競以豪侈相勝。弟昌儀為洛陽令,請屬無不從。嘗早朝,有選人姓薛,以金五十兩並狀邀其馬而賂之。昌儀受金,至朝堂,以狀授天官侍郎張錫。數日,錫失其狀,以問昌儀,昌儀罵曰:“不了事人!我亦不記,但姓薛者即與之。”錫懼,退,索在銓姓薛者六十餘人,悉留注官。錫,文瓘之兄之子也。

初,契丹將李楷固,善用糹�索及騎射、舞槊,每陷陳,如鶻入烏群,所向披靡。黃麞之戰,張玄遇、麻仁節皆為所糹�。又有駱務整者,亦為契丹將,屢敗唐兵。及孫萬榮死,二人來降。有司責其後至,奏請族之。狄仁傑曰:“楷固等並驍勇絕倫,能盡力於所事,必能盡力於我。若撫之以德,皆為我用矣。”奏請赦之。所親皆止之,仁杰曰:“苟利於國,豈為身謀!”太后用其言,赦之。又請與之官,太后以楷固為左玉鈐衛將軍,務整為右武威衛將軍,使將兵擊契丹餘黨,悉平之。

卷第二百七

【唐紀二十三】 起上章困敦七月,盡旃蒙大荒落正月,凡四年有奇。

則天順聖皇后下久視元年(庚子,公元七零零年)

秋,七月,獻俘於含樞殿。太后以楷固為左玉鈐衛大將軍、燕國公,賜姓武氏。召公卿合宴,舉觴屬仁杰曰:“公之功也。”將賞之,對曰:“此乃陛下威靈,將帥盡力,臣何功之有!”固辭不受。

閏月,戊寅,車駕還宮。

己丑,以天官侍郎張錫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鸞臺侍郎、同平章事李嶠罷為成均祭酒。錫,嶠之舅也,故罷嶠政事。

丁酉,吐蕃將麴莽布支寇涼州,圍昌松,隴右諸軍大使唐休璟與戰於洪源谷。麴莽布支兵甲鮮華,休璟謂諸將曰:“諸論既死,麴莽布支新為將,不習軍事,諸貴臣子弟皆從之,望之雖如精銳,實易與耳,請為諸君破之。”乃被甲先陷陳,六戰皆捷,吐蕃大奔,斬首二千五百級,獲二裨將而還。

司府少卿楊元亨,尚食奉御楊元禧,皆弘武之子也。元禧嘗忤張易之,易之言於太后:“元禧,楊素之族;素父子,隋之逆臣,子孫不應供奉。”太后從之,壬寅,制:“楊素及其兄弟子孫皆不得任京官。”左遷元亨睦州刺史,元禧貝州刺史。

庚戌,以魏元忠為隴右諸軍大使,擊吐蕃。

庚申,太后欲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