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部分(1 / 4)

小說:資治通鑑 作者:死磕

丙申,以相王知左、右羽林衛大將軍事。

冬,十月,壬寅,太后西入關,辛酉,至京師;赦天下,改元。

十一月,戊寅,改含元宮為大明宮。

天官侍郎安平崔玄�,性介直,未嘗請謁。執政惡之,改文昌左丞。月餘,太后謂玄�曰:“自卿改官以來,聞令史設齋自慶。此欲盛為奸貪耳,今還卿舊任。”乃復拜天官侍郎,仍賜彩七十段。

以主客郎中郭元振為涼州都督、隴右諸軍大使。

先是,涼州南北境不過四百餘里,突厥、吐蕃頻歲奄至城下,百姓苦之。元振始於南境硤口置和戎城,北境磧中置白亭軍,控其衝要,拓州境千五百里,自是寇不復至城下。元振又令甘州刺史李漢通開置屯田,盡水陸之利。舊涼州粟麥斛至數千,及漢通收率之後,一縑糴數十斛,積軍糧支數十年。元振善於撫御,在涼州五年,夷、夏畏慕,令行禁止,牛羊被野,路不拾遺。

則天順聖皇后下長安二年(壬寅,公元七零二年)

春,正月,乙酉,初設武舉。

空厥寇鹽、夏二州。三月,庚寅,突厥破石嶺,寇幷州。以雍州長史薛季昶攝右臺大夫,充山東防禦軍大使,滄、瀛、幽、易、恆、定等州諸軍皆受季昶節度。夏,四月,以幽州刺史張仁願專知幽、平、媯、檀防禦,仍與季昶相知,以拒突厥。

五月,壬申,蘇安恆覆上疏曰:“臣聞天下者,神堯、文武之天下也。陛下雖居正統,實因唐氏舊基。當今太子追回,年德俱盛,陛下貪其寶位而忘母子深恩,將何聖顏以見唐家宗廟,將何誥命以謁大帝墳陵?陛下何故日夜積憂,不知鐘鳴漏盡!臣愚以為天意人事,還歸李家。陛下雖安天位,殊不知物極則反,器滿則傾。臣何惜一朝之命,而不安萬乘之國哉!”太后亦不之罪。

乙未,以相王為幷州牧,充安北道行軍元帥,以魏元忠為之副。

六月,壬戌,召神都留守韋巨源詣京師,以副留守李嶠代之。

秋,七月,甲午,突厥寇代州。

司僕卿張昌宗兄弟貴盛,勢傾朝野。八月,戊午,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上表請封昌宗為王,制不許;壬戌,又請,乃賜爵鄴國公。

敕:“自今有告言揚州及豫、博餘黨,一無所問,內外官司無得為理。”

九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不盡如鉤,神都見其既。

壬申,突厥寇忻州。

己卯,吐蕃遣其臣論彌薩來求和。

庚辰,以太子賓客武三思為大谷道大總管,洛州長史敬暉為副;辛巳,又以相王旦為幷州道元帥,三思與武攸宜、魏元忠為之副;姚元崇為長史,司禮少卿鄭杲為司馬;然竟不行。

癸未,宴論彌薩於麟德殿。時涼州都督唐體璟入朝,亦預宴。彌薩屢窺之。太后問其故,對曰:“洪源之戰,此將軍猛厲無故,故欲識之。”太后擢休璟為右武威、金吾二衛大將軍。休璟練習邊事,自碣石以西逾四鎮,綿亙萬里,山川要害,皆能記之。

冬,十月,甲辰,天官侍郎、同平章事顧琮薨。

戊申,吐蕃贊普將萬餘人寇茂州,都督陳大慈與之四戰,皆破之,斬首千餘級。

十一月,辛未,監察御史魏靖上疏,以為:“陛下既知來俊臣之奸,處以極法,乞詳覆俊臣等所推十獄,伸其枉濫。”太后乃命監察御史蘇頲按覆俊臣等舊獄,由是雪免者甚眾。頲,夔之曾孫也。

戊子,太后祀南郊,赦天下。

十二月,甲午,以魏元忠為安東道安撫大使,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檢校幽州都督,右羽林衛將軍薛訥、左武衛將軍駱務整為之副。

戊申,置北庭都護府於庭州。侍御史張循憲為河東採訪使,有疑事不能決,病之,問侍吏曰:“此有佳客,可與議事者乎?”吏言前平鄉尉猗氏張嘉貞有異才,循憲召見,詢以事;嘉貞為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循憲因請為奏,皆意所未及。循憲還,見太后,太后善其奏,循憲具言嘉貞所為,且請以己之官授之。太后曰:“朕寧無一官自進賢邪!”因召嘉貞,入見內殿,與語,大悅,即拜監察御史;擢循憲司勳郎中,賞其得人也。

則天順聖皇后下長安三年(癸卯,公元七零三年)

春,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夏,四月,吐蕃遣使獻馬千匹、金二千兩以求昏。

閏月,丁丑,命韋安石留守神都。

己卯,改文昌臺為中颱。以中臺左丞李嶠知納言事。

新羅王金理洪卒,遣使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