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部分(2 / 4)

建國精神,完成這一建設,是現代日本國民的光榮任務。帝國必須在國內各個方面堅決進行必要的革新,以謀擴充國家的整體力量,排除萬難,為完成這一事業而邁進。

政府在此宣告帝國一貫的方針和決定“。

第六二一章 南嶽軍事會議

就在日本內閣首相近衛文磨發表第二次近衛宣告的同時,比歷史上整整晚了四天,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於11月29日在南嶽衡山召開了第一次南嶽軍事會議。第三戰區、第四戰區、第七戰區、第九戰區的高階將領、地方長官和其它戰區長官共200多人參加了會議。第十八集團軍代表周恩來、葉劍英在參加完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會,乘飛機趕到了衡山,參加了會議。

武漢會戰結束後,日軍主力一部沿粵漢路追擊,在11月中旬攻佔了岳陽。蔣介石擔心日軍直取長沙,電令湖南省主席張治中對長沙實行堅壁清野,不能讓一粒糧食、一種物資落入日軍手中。

這也是蔣介石受劉一民的影響,受八路軍攻佔濟南的影響,同時也是從武漢會戰後期看出了小鬼子能量有限,沒有再搞什麼焦土抗戰,放火焚城。不然的話,真要象歷史上那樣下令焚城,長沙古城就會毀於戰火。

結果,日軍攻下岳陽後竟然停止了追擊。蔣介石這才完全相信了劉一民在徐州說的話,日軍力量不夠,氣勢已竭,中日戰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也就是戰略相持階段。

當然,蔣介石不說抗日戰爭三個階段,而是兩個時期。這不,在開幕式上,蔣介石作的訓詞中把抗戰戰略和政略劃分為兩個時期,認為從盧溝橋事變到武漢撤退、岳陽失守為第一時期,此後是第二時期。

按照蔣介石的說法,在第一期抗戰中,我們雖然遭受了挫折,但層層抗擊,消耗了敵人。第二期抗戰是我們轉守為攻、轉敗為勝的時期。總的原則是政治重於軍事,民眾重於士兵,精神重於物質,訓練重於作戰,游擊戰重於正規戰。

可能是被八路軍收復濟南的戰果刺激,也可能是被連續公審五個鬼子中將的轟動效應刺激,蔣介石的臉色很好,眼睛也黑亮黑亮的,寧波腔聽上去也顯得很有韻味。

在蔣介石眼裡,日軍的作戰特點非常鮮明:“一,敵軍官兵進攻時能勇往直前,不顧前後左右之攻擊,有誓死達成任務的堅決精神;二,敵軍戰場紀律極為嚴肅,令行禁止,毫不鬆懈;三,其作戰手段極其殘酷,不僅對敵、對自己也同樣如此;四,各部隊、各兵種,均能縱橫聯絡、密切協同、結成一體;五,敵軍官兵忍苦耐勞能力不亞於我軍,等等。”

對比於我軍的建設,蔣介石指出:“一,軍人必須剷除‘麻木不仁’、‘偷生自私’之惡習;二,部隊長是建軍的重心,軍官必須謀求學問技術,無論黨務、政治、經濟社會和歷史、地理、科學都要多研究;三,全國軍隊要分為三期輪訓;四,各級軍官要按級召開軍官會議,監督此次大會決議之徹底實施。”

對於一年多來戰場上最慘痛的教訓,蔣介石歸結為日軍迂迴戰術在戰場中的作用。他是這樣說的:“一,抗戰以來我軍最大的挫失,就是敵人在金山衛登陸、南京失守和馬當失陷,以及敵人大亞灣登陸。從戰場上的原因看,這些挫失,都是由於敵人在戰略和戰術上對我迂迴包抄的結果。二,因此,我軍今後殲敵致勝,不僅要著重預防敵人在戰場上的迂迴手段,也必須要善於運用迂迴包抄戰術。在敵人進攻時,寧願正面部隊少,也要在後方控制足夠的預備隊,以攻擊敵人的側翼,或包圍其側背。此一戰術,行之已有實效。各級將領,特須研究,以此作為戰術之基礎。”

對我軍繁瑣落後的指揮系統,蔣介石提出必須進行改革:“鑑於我軍指揮層次太多,命令報告,轉達費時,軍隊運用頗感不靈,乃決定廢除軍團和兵團兩級,以軍為戰略單位。在師中廢除旅,以師直接指揮團。同時,為適應新的形勢,要重新劃分戰區、配置兵力、調整部署。取消廣州、西安、重慶各行營,另設桂林、天水兩行營,以統一指揮南北兩戰場各戰區之作戰。”

蔣介石講話等於是為整個南嶽軍事會議定下了調子。最後,蔣介石誠懇地說道:“希望各位將領,儘量貢獻所有的經驗和教訓,殫精竭慮,研究和改進我們的戰略和戰術,以達到這次會議的目的,以完成抗戰建國的使命。”

這次南嶽軍事會議非常重要,等於是總結抗戰以來的經驗和教訓,為接下來的戰爭作準備。所以,參加會議的人發言都和踴躍,在報告本戰區本部隊參戰以來作戰情況、檢討得失外,對戰局、我軍成敗得失和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