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自己不喜歡的一個老男人不強作歡顏應該可以想到的。不過事件也有巧合性,當各地諸侯正在為自己怎樣獲得更多權力發愁的時候,褒姒的這種表現給他們足夠攻擊朝堂的理由。所以,我懷疑那些進攻鎬京的人都是他們買定的,北方遊牧民族出人,南方奴隸主出錢,既定的褒姒事件就這樣發生了,而且他們還可以選出代表自己權力的新王——周平王。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齊魯大地文化的突起已經足以與周文化相提並論。這樣都城東遷勢在必行。
反正在陰謀、經濟和文化的三重壓力下,周幽王時代落幕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陽,掀開了一輪新的周王朝歷史,史稱“東周”,也稱“春秋戰國”時期。這時,各路諸侯再也不聽周王室的命令,各自為政相互攻佔,周王室就變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周王室的這次執政失誤卻給中華文明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當然讀歷史不是制度歷史演變的過程,更重的是我們從變化中追尋人類文明的程序。西周末年,社會的變化才是最終導致遷都的根本。
西周末年,社會矛盾急劇加深,在《詩經》中是這樣說的:有的人很安閒地休息,有的人連片刻的安閒都沒有,終日勞瘁;有的人很舒服得躺在床上,有的人整天在外面奔跑;有的人聽不見外面慘痛的嚎叫,有的人卻因殘酷的壓榨而喘不過氣來;有的人悠閒遊樂山水之間,有的人為王室而出生入死;有的人飲酒作樂,有的人身懷恐懼;有的人放言高論,有的人卻忙碌不暇。前者自然是指那奴隸,後者肯定是奴隸主貴族。“碩鼠碩鼠,毋食我粟”。很明顯當時社會上下雙方尖銳對峙。社會分化也是當時社會最明顯的矛盾,原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沐非王臣”,現在變成了“人有土田,汝反有之;人有民人,汝覆奪之。”貴族們之間為土地和奴隸而發生的爭鬥成為社會的毒瘤,在土地私有化高度集中的情況下,對原來只有周王室獨家經營的“工商”也開始了私下瓜分。在新舊貴族的鬥爭中,土地從部族所有向私有化轉變成為社會的主流。另外,統治思想的動搖成為周幽王魂歸黃土的導火索。周文化不如商文化,在周侵入商後,在文化上大量照搬抄襲商文化,也就是我們後來說的“天”、“神”、“孝”、“德”、“禮”、“法”,商稱為“六德”。圍繞“六德”周天子做了大量的文章,例如“王權天授”、“以禮尊神”。可是在西周末年,對“天”的神權統治階級的骨幹人物在骨子裡不怎麼相信,尤其在祭祀上僅僅維持一種假面具,私下裡怨聲載道,“天之坑我,如不我克”,“昊天上帝,寧卑我瀦”,原來在表現上對上天的昭事是要小心翼翼,現在變成了埋怨和責難。而且,從商人接手過來的“禮”周人讓其內涵具體化,並附加了為表現“禮”的“儀”,可是後來大家不但置君臣之禮於不顧,且誰也不怕誰,誰也不相信誰了,變成“人而無禮”、“人而無儀”。以宗族為首的王權已經走向了末路,再加上西戎的入侵,沒落的舊勢力企圖維持原狀,堅持傳統觀念,而新興勢力則提出了新的進步的見解和主張,於是進步與保守兩派展開了尖銳的鬥爭,思想上的鬥爭又隨著社會的加速根華和學術地往下移而日益激烈。這樣就產生了春秋時期文化“百花爭豔,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從東都洛陽到齊魯大地的文化綢帶。
我們的秦人依然處在與西戎的戰火中,和中原各諸侯王國的交流越來越少,文化與經濟落伍就成為必然。。 最好的txt下載網
羌笛東進(1)
周平王在不得不情願的情況遷都洛陽,雖然還佔據著中原共主的地位,可是地位已經與西周的任何一位王室成員都不可相提並論。周人雖然在懷疑“天”的權威,但那是私底下說的話,尤其是在有其他人在的時候,“天”還是存在的,因為失去對“天”的祭祀權就意味著失去自己的稻草——僅剩的一點尊嚴和地位。我們不妨這樣設想一下某日祭祀大典:一群破衣爛衫人拿著祭祀用的神器走在隊伍的前面,他們擁簇著一位垂頭喪氣人,這個人雖然還不至於面黃肌瘦,但早已失去了王者風範,就像落水鳳凰——不如雞,這群人的後面緊跟著一群衣服華麗但赤手空拳的人,他們興高采烈的探討著今年的收成,領頭的這隻落水鳳凰突然想結束這樣慘敗的祭祀形式,並且得到了前面那一群人的認可,可是後面的人不答應,祭祀還得這樣進行下去。其實,在西周末年和東周初年,祭祀就是這樣進行的。
周平王棄鎬京而去,作為當時豪華都城,鎬京不可能讓西戎人居住下去的,尤其是和西戎人有深仇大恨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