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率先降價的廠家吃了大虧。格力賣價高,給經銷商8個點的利潤,他們也賺了大錢。這次的降價大戰給商家和廠家的教訓都很多。這次之後,我更加堅定了這麼一條原則:就是我們以後在分析市場時,一定要客觀,不要帶個人的意見或者私心雜念,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私心雜念溶進市場分析裡去,個人的主觀色彩就會佔很大比例,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這一年空調業還出現了一件令許多人跌破眼鏡的事:進口空調沒能在大戰中獲勝,銷量大幅下降,而合資產品又尚未形成氣候,唱主角的是國產空調。
資料顯示,1981年到1991年,我國累計進口空調器64。9萬臺,其中除1985年17。23萬臺、1986年9。66萬臺外,其他年份均在四五萬臺左右。而同期走私水貨高達210萬臺,和走私彩電、錄影機“並駕齊驅”。90年代初,進口空調、走私空調,差不多搶佔了我國沿海大中城市約40%的市場,國人對洋貨的迷信、國產貨本身的缺陷,讓人頭痛不已。回首這些,如今的局面可說是揚眉吐氣。
究其原因有多重。首先,打著進口原裝空調旗號的產品並不都是貨真價實,以日本為例,近幾年相當多的日本空調廠家都將資本輸出,在東南亞國家及其他地區建立合資企業,一些“進口原裝空調”實際上是由東南亞國家生產的。由於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等因素,使這些掛著日本商標的進口貨質量參差不齊,不見得比國產貨優質,有的甚至不及。1993年,有關部門抽查16種進口空調,竟有8種製冷量不合格。1992年,某廠花了三萬多買了一臺日本名牌立櫃空調,使用了兩個夏季,大修了四次,後來又花了5000多元換“心臟”——壓縮機。
至於市場上出現的水貨,其質量就更令人擔憂了。有些根本就是假冒產品,是國內一些倉促上馬、無實力的小廠泡製出來的。由於國產壓縮機產量不能滿足空調器組裝的需求,當時有半數以上要靠進口壓縮機來填補。而正常渠道進口壓縮機是需要辦許可證的,有限制。這些沒有許可證的小廠只好到處採購部件,不問來源。可想而知,其質量是多麼低劣。
第三,就算是貨真價實的進口空調,其售後服務也難以和佔了地利的國產空調抗爭。這些世界知名廠家在中國的專業維修點少,經常有機器出了故障無處修、部件損壞無處買的事發生。而國產空調安裝、除錯維修、保養,全方位優質服務,實行三包,與之不可同日而語。
使用者花一大筆錢,當然想買省心的空調。從南京市場上的情況來看,三菱、松下、東芝、日立的銷量,就敵華寶、格力、科龍,更不能和春蘭相提並論。
經過這場“空調大戰”的考驗,格力以南京為龍頭,在江蘇市場全面開啟,銷售額達到了1。6億,在周邊地區也名聲鵲起,我們雖然還趕不上春蘭,但開始與華形容詞並列,勉強可以說三足鼎立。
這時,我的業績、知名度與日俱增,雖然我還是原來那個董明珠,但卻有很多人稱我為女強人,從心底來說,我不喜歡女強人這個稱呼,我覺得這三個字冷冰冰的,沒有多少感情色彩。其實,在更多的進修,我更想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回首1991年度,我跟“師傅”學藝時兩人跑了300萬,佔當時公司年銷售總額的8/1;1992年度,我跑了800萬,仍佔公司年銷售總額的8/1;1993年度格力產量翻兩番,銷售額達3億,我做了近5000萬,佔6/1。在這短短的向年裡,我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沒有一步是走得浮飄的。
我的業績與公司的發展是同步的,1994年度,格力銷售額達8億,進入中國首屆國產名牌空調綜合實力20強,名例中國首屆十大國產名牌。
正當我計劃如何擴大戰果的時候,格力內部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爆發了:一批業務員“集體辭職”,朱江洪要我臨危受命回總部負責處於混亂中的經營部。
究其原因,是94年,我們倉庫的貨一銷而空,在這種情況下,是天氣、環境造就了一片繁榮,但我們的一些業務員卻不考慮這些客觀因素,反而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個人的能力,他們個人能夠左右企業的發展。他們無限度地膨脹自己,主觀以為他們只要到哪個企業去,哪個企業的品牌就一定能夠打響。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公司出走了部分業務員。經營部出現了空前的一片混亂。對於我來說,因為在安徽和江蘇兩省的銷售已開啟了局面,得心應手,作為業務員,如果能夠繼續留在江蘇和安徽市場發展,我個人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