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劇本,他把這些劇本搬上了銀幕,由他主演,導演則是他自己或託渥·米茲拉希擔任。
在大戰期間,埃及電影擴充套件到阿拉伯各國,同時湧現了新的一代(在法國、義大利或德國受過培養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卡瑪爾·塞列姆。他在《意志》一片上獲得他初次的、也是最大的一次成功,胡森·塞德基在該片中扮演一個窮青年,他成功地進了大學,可是以後又陷於失業的境地。這部影片反映出埃及的真實生活,觸及到一個危險的主題。儘管這位青年導演沒有按照慣例在片中採用歌曲與舞蹈,卻獲得持久不衰的成功。卡瑪爾·塞列姆接著導演了《重大案件》、《星期五晚上》,同時以阿拉伯風格改編了雨果的《悲慘世界》。他那部《殉愛記》顯然同樣受了《羅米歐與朱麗葉》和阿拉伯一個古老傳說的啟發。
隨著戰爭的結束和新的阿拉伯市場的滲入,開羅的影片產量在1945—1946年達到64部,這是優秀影片為數甚多的時期。超現實主義畫家艾爾·戴爾米薩尼以《黑市》一片開始導演工作,這部影片屬於卡瑪爾·塞列姆的現實主義路線。尼亞齊·穆斯塔法在柏林學習電影製作之後,開始攝製一些喜劇片(其中有一部帶有女權運動的傾向),以後他開創了在貝都因部落中拍攝探險故事片的先例,拍了《拉伯哈》,這種作法使這部在美麗的天然景色中拍得極好的影片大獲得成功。不久,尼亞齊·穆斯塔法在愛情傳奇片《安泰爾和阿伯拉》上獲得更大的商業成功,在二三年間售票收入竟達到200萬埃鎊。還應指出的影片有《女人的玩物》(由傑出的女舞蹈家塔西婭·卡莉奧卡主演),該片導演為瓦里·艾爾·狄納·薩梅赫,他是埃及最出色的佈景師,曾在法國和德國學習過;《工人》由卡麥爾·姆爾西導演;《窮人的女兒萊拉》,由安瓦爾·華德齊導演;《未知的過去》,由阿赫默德·薩萊姆導演;《新的一代》和《出租的馬車》,均由阿赫默德·巴德拉克汗導演。
戰後不久,影片產量驟然下降(1948年生產33部)。埃及最優秀的導演卡瑪爾·塞列姆故世,同時電影明星巴德爾·拉馬和阿斯瑪罕也相繼逝世。顧客範圍在許多國家的擴大,導致了一種“阿拉伯的世界主義”的產生,要求黎巴嫩、摩洛哥、蘇丹等國的演員演出,有時還要求採用這些國家的題材。作為製片廠主人的銀行老闆們極力加快低成本影片的生產速度,大量複製好萊塢獲得成功的影片(他們還購買好萊塢影片阿拉伯語版的發行權)。最後還有國王法魯克的檢查機關沿用英國人在1914年制定的“法規”,加強它對電影的嚴格檢查。
開羅當時被稱為中東的好萊塢,但是這種類比在很多方面帶有貶義。喜劇和悲劇在裝飾極為豪華的沙龍里展開,人物是那些身穿晚會盛裝的夫人和穿禮服(頭戴土耳其帽)的先生們,中間穿插著歌唱、夜總會與肚皮舞。這種粗製濫造的電影完全脫離埃及十分貧困的現狀,和成為法魯克王朝(尤其是它最後幾年)統治標誌的窮奢極侈的腐化不無關係。
製片業後來又恢復興旺,影片產量每年保持在60部左右。一個廣闊的國際市場向埃及開啟了,這就是從達喀爾到中國的伊斯蘭教世界——同時,還不要忘記那些移居他國的僑民(美洲各國有200萬阿拉伯人,在法國的阿拉伯人超過30萬)。1942年左右,在某些阿拉伯國家裡,一部美國片或歐洲影片頂多能放映一個星期,而埃及影片的專映卻常常持續好幾個月之久,儘管票價還要貴一二倍。而且人們看到,電影中的阿拉伯語(埃及語的一種特殊形式)影響著年輕的一代,他們採用這種語言的聲調,措辭方式和它的方言。
到1950年左右,新的一代登上影壇,接替那批只製作商業性影片的老導演。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沙拉·阿布·塞夫和優素福·沙欣。與此同時,新現實主義的某種影響也出現了,尤其是透過定居於開羅的義大利人吉亞尼·韋爾努西奧的作品(《用我額上的汗》)表現出來,但是,這些影響只停留於表面,而且作用很小。到1952年7月法魯克王朝被推翻,這才為埃及歷史及其電影史開闢了新的階段。
沙拉·阿布·塞夫和優素福·沙欣這兩個氣質不同的導演同時出現在一個從1945到1958年間經歷相當動盪的國家裡。兩人中年齡較大的沙拉·阿布·塞夫從16歲(1932年)就開始電影生涯,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擔任剪輯師,直到1947年才導演第一部影片《永記在心》。他最初獲得成功的影片為《安泰爾與阿伯拉》,由庫卡和賽拉格·慕尼爾主演,表現一個優美的阿拉伯民間故事,但他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