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3 / 4)

小說:三毛全集 作者:朝令夕改

,還是不要看吧!”

“我送你去喊車━━”“不用了,我想走一走━━”也是黃昏,我走在高樓大

廈車水馬龍的街上,熱熱暖暖的風吹拂過我的舊長裙,我沒有喊車,慢慢的走了下

去。

這是一九八一年九月三日。

注∶《驀然回首》也是白先勇的一篇文章,此次借用題目,只因心情私是,特

此道謝!

驚夢三十年

那天,我坐在一個鐵灰桌子前看稿,四周全是人,電話不停的鬧,冷氣不夠讓

人凍清醒,頭頂上是一盞盞日光燈,一切如夢。

電話響了,有人在接,聽見對方的名字,我將手伸過去,等著雙方講話告一段

落時,便接過了話筒。

“是誰?”那邊問我。

今生沒有與他說過幾句話,自是不識我的聲音。

“小時候,你的家,就在我家的轉角,小學一年級的我,已經知道了你。”我

說,那邊又要問,我仍霸住電話,慢慢的講吓去∶“有一回,你們的老家人,站在

我們的竹籬笆外面,呆看著滿樹盛開的芙蓉花。後來,他隔著門,要求進來砍一些

枝椏分去插技,說是老太爺喜歡這些花。”後來,兩家的芙蓉都再開謝了好多年,

我們仍不說話。

“白先勇━━”我大喊起他的名字。

這裡不是松江路,也不是當年我們生長的地方。在慘白的日光燈下,過去的洪

荒,只不過化為一聲呼喚。

小時候,白家的孩子,是我悄悄注意的幾個鄰居,他們家人多,進進出出,熱

鬧非凡。而我,只覺得,我們的距離長到一個小孩子孱弱的腳步,走不到那扇門口

十年過去了,我們慢慢的長大。當時建國北路,沒有拓寬,長春路的漫漫荒草

,對一個自閉的少年而言,已是天涯海角,再遠便不能了。

就是那個年紀,我念到了《玉卿嫂》。

黃昏,是我今生裡最愛的時刻,飯後的夏日,便只是在家的附近散步,那兒住

往不見人跡,這使我的心,比較安然。

那時候,在這片衰草斜陽的寂靜裡,總有另一個人,偶爾從遠遠的地方悠然的

晃過來━━那必是白先勇。又寫了《謫仙記》的他。

我怕他,怕一個自小便眼熟的人。看到這人迎面來了,一轉身,跑幾步,便藏

進了大水泥筒裡去。不然,根本是拔腳便逃,繞了一個大圈子,跑回家去。

散步的人,不只是白先勇,也有我最愛的二堂哥懋良,他學的是作曲,也常在

那片荒草地上閒閒的走。堂哥和我,是誰也不約誰的,偶爾遇見了,就笑笑。

過不久,恩師顧福生將我的文章轉到白先勇那兒去,平平淡淡的交給了他,說

是∶“有一個怪怪的學生,在跟我學畫,你看看她的文字。”這經過,是上星期白

先勇才對我說的。

我的文章,上了《現代文學》。

對別人,這是一件小事,對當年的我,卻無意間種下了一生執著寫作的那顆種

子。

刊了文章,並沒有去認白先勇,那時候,比鄰卻天涯,我不敢自動找他說話,

告訴他,寫那篇《惑》的人,就是黃昏裡的我。

恩師離開臺灣的時候,我去送,因為情怯,去時顧福生老師已經走了,留下的

白先勇,終於面對面的打了一個招呼。

正是最艱難的那一剎,他來了。

再來就是跳舞了,《現代文學》的那批作家們說要開舞會,又加了一群畫家們

。白先勇特別跑到我們家來叫我參加。又因心裡實在是太怕了,鼓足勇氣進去的時

候,已近曲終人散,不知有誰在嚷∶“跳舞不好玩,我們來打橋牌!”

我默立在一角,心裡很慌張,不知所措。

那群好朋友們便圍起來各成幾組去分牌,叫的全是英文,也聽不懂。過了一會

兒,我便回家去了。

那一別,各自天涯,沒有再見面。這一別,也是二十年了。

跟白先勇講完電話的第二天,終於又碰到了。要再看到他,使我心裡慌張,恨

不能從此不要見面,只在書本上彼此知道就好。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