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漢初風雲錄 作者:那年夏天

日裡和蕭何關係很好的同僚急忙在第一時間將這條關乎好友人命的爆炸性訊息設法通知了蕭何。蕭、曹二人聞訊大驚,想到如果被縣令捉到,小命將不保矣,於是在城門關上前,趕忙喬裝逃到了城外。

劉邦披星戴月、風塵僕僕趕到沛縣,結果厚厚的城門已經生生地把他和城中的百姓隔離開來,他騎著馬無限惆悵地繞著城牆畫圓,腦中突然閃出一個好主意——將言詞懇切的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的老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城中的百姓看到大量從天而降的宣傳單,都很好奇地抓到手中。一些不認得字的人,也請認字的幫他念上面的內容。整個沛縣城都沉浸到沸騰的氣氛中,人人都表現的空前熱烈,一些年輕人,平時就對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於是結成隊伍,殺了縣令後,大開城門迎進劉邦,又一起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自稱赤帝的兒子,領導民眾在沛縣起兵,一時聚兵3000人,舉起了反秦大旗。

這一年已經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劉邦也有四十八歲了。呂雉也從獄中被解救出來,劉邦被擁立為沛公後,呂雉也水漲船高,被尊稱為呂夫人。

劉邦的老鄉審食其以舍人身份跟從劉邦起兵反秦,劉邦帶兵離開沛縣時,留下自己的二哥劉仲和審食其一起照料自己的父親和妻子兒女,審食其與呂后兩人自劉邦離開沛縣後,大概有五六年的時間朝夕在一起。在這一時期,呂雉沒有追隨劉邦南北轉戰,而是留在沛縣老家贍養公公,撫育兒女。她的哥哥呂澤和呂釋之,都成為劉邦手下的將領。

已深得《太公兵法》要領的張良聽說景駒在留地稱楚假王,他見到機會難得,立即組織了百來個人。帶著這百餘號人去投靠楚假王。結果跑到半路,遇到劉邦正率領著這幫幾千人的沛縣弟兄在豐邑(今江蘇豐縣)一帶四處流竄,於是張良就成為了劉邦的部下。

張良多次向劉邦介紹《太公兵法》,並向劉邦提了不少的建議,劉邦非常樂意接受張良的意見,並且付諸實施,卓有成效。在此之前,張良曾多次向別人推介,結果沒有一個人弄明白的。所以張良說:“劉邦的本事,是上天賜予的。”鐵了心跟隨了劉邦。正好第二年四月,劉邦得到項梁的召喚,應召前往薛縣(今山東曲阜東北)參加了聚會,自此他們投奔了項梁,並屢與項羽協同作戰。

第十章 策立懷王

居啵�╟háo)有一個人,叫做范增,古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可是當他真正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已經七十有餘了,還是身體倍棒,吃嘛嘛香。以前的他一向家居不仕,喜好琢磨奇計。此時當他聽說項梁大將軍的部隊就在附近,很是興奮,想到自己終於可以施展多年來積累的才華和抱負了,於是連夜前來遊說項梁。

項梁勞碌了一天,剛剛躺下休息,就聽士兵報告說有位老者非要見他,這大半夜的也不讓人安生,心裡很是惱怒,但當他見到范增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是身形勻稱、腰板梗直,紅光滿面,鶴髮童顏的,看著很順眼,詫異之餘心裡的火氣也就煙消雲散了。

項梁恭敬地請老者上坐,很禮貌的接待了他,范增有些感動,就直言道:“陳勝之所以會失敗,本來就是早晚的事,是應該的、註定的!”項梁很驚詫他這開篇第一句話就如此語出驚人……

范增也不管項梁臉色的變化,只管講吓去:“秦滅六國,楚國是最無罪的。自從楚懷王被騙入秦朝,沒有返回,楚國人至今還在同情他,所以有楚南公說‘楚國即使只剩下三戶人口,滅亡秦國的也一定是楚國’。如今陳勝起義,不立楚國的後代,卻自立為王,勢運一定不會長久。現在您在江東起事,楚國有那麼多將士如眾蜂飛起,爭著歸附您,就是因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大將,一定能重新立楚國後代為王。”

項梁覺得范增的話很有道理,就把他當作參謀留在了軍中。然後派人到民間四處尋找楚懷王的嫡孫熊心。

此時流落在民間的熊心早日淪為下層社會的窮苦孩子,項梁差的人找到他的時候,他正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在山坡上給財主家牧羊,突然有一群人把他給團團圍住,他還沒明白怎麼回事,站在原地發呆,就被這群人軟硬兼施地拖到了薛縣。

項梁見到他,像見到親爹一樣,以臣子的禮儀奉拜,為了表示對他的爺爺的追思,就襲用他祖父的諡號立他為楚懷王。就這樣熊心稀裡糊塗地從“朝為田舍郞”一朝搖身變成了尊貴一時的國王。用范增的話說,這是為了順應楚國民眾的願望。

因為陳嬰擁護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