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4)

小說:異時空-解放 作者:尋找山吹

成功。3、從國外引進轎車生產線和主要零部件,在日本組裝生產轎車。在組裝生產的過程中學習對方先進的生產技術,逐步實現零部件的國產化,最後實現轎車的完全國產化。

當時通產省並不想扶持太多的轎車製造商,因為轎車製造商太多,必然導致資金和技術的分散,不利於培養有競爭力的廠商。通產省當時認為日本只要豐田和日產兩家轎車製造商就夠了。1951年底,通產省自動車課的官員招請豐田和日產兩家公司的首腦進行協商。自動車課的官員說明了通產省考慮的三個國產轎車發展方案,詢問採用哪個方案可以在5年之內開發研製出具有與外國轎車競爭抗衡能力的國產轎車。日產公司當即表示選擇“引進技術”的第3方案,認為這是最保險、最可能實現的方案。而豐田公司卻選擇了“自力更生”的第1方案,希望政府給予貸款的支援。

通產省同意了豐田公司和日產公司所選擇的不同道路,於是日本的轎車工業在“引進技術”和“自力更生”兩條道路上同時推進。

四、國產轎車的誕生

1952年,在通產省的主導下,日產公司開始和英國奧斯汀公司協商引進轎車生產技術,1953年正式決定引進奧斯汀公司的A40小轎車生產線。但通產省給日產公司規定了嚴格的附加條件,必須在5年之內實現100%的國產化。而日產公司在3年10個月後,就實現了100%的國產化目標,並在此基礎上開始自行研製小轎車,最終成為日本的第二大汽車製造商。

豐田公司以前也曾和美國的福特公司商談過引進轎車生產技術,但由於種種原因協商未能成功,於是豐田公司下決心走自行研製的道路。但1947年豐田自行研製的SA型小轎車的巨大失敗,曾一度迫使豐田中斷了轎車的研製。1951年底,由於朝鮮戰爭軍需生產帶來的景氣,公司決定重開小轎車的研製。

這次豐田吸取上次的經驗教訓,必須生產一種能賣得動的轎車。為了造出能賣得動的轎車,首先要搞清轎車的主要買主是些什麼人,他們對轎車有什麼要求。於是豐田公司對轎車的買主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當時日本的一般工薪階層的月薪是1萬日元左右,而小轎車的售價是100萬日元左右,一般工薪階層根本買不起轎車。轎車的買主除了政府機關外,最大的客戶是出租汽車公司。

既然計程車行業是最大的買主,豐田決定製造一種主要面向計程車的轎車。豐田對全國各地的計程車公司進行了詳細的調查,調查的結果顯示,計程車司機對計程車的要求是:1、要求一種省油,車身小型靈活的轎車。美國轎車太費油,而且車身大,在日本的窄小馬路上行駛不靈活。2、要求有良好的乘坐舒適性。由於當時的國產轎車其實是在小卡車上套一個轎車殼子,所以國產轎車的乘坐舒適性和外國車有云泥之差。3、要求對惡劣道路有良好的適應性。當時日本的瀝青鋪裝道路還不到5%,所以對轎車的惡劣道路適應性有特別的要求。4、要求有良好的外觀。國產車的新車還看得過去,但使用幾個月後就到處鏽跡斑斑,車門也關不緊,窗玻璃也合不上。

豐田針對此要求,終於研製出一種能滿足計程車使用的,特別結實耐用、又乘坐舒適的小型轎車。豐田將其命名為“皇冠”牌小轎車。1955年10月,排氣量1500毫升的“皇冠”牌小轎車在日本開始銷售,立刻大受好評,使豐田公司一舉佔領了國內轎車的主要市場。在佔領國內市場以後,豐田公司又瞄準了外國市場。在19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以後,省油的日本小型轎車開始風靡世界,1980年,日本的汽車產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

五、後記

1980年日本的汽車產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令世人大吃一驚,但他們多半沒有想到這原來是日本的官僚們在35年前制定的長遠規劃結出的果實。另外,日本的半導體工業,電子工業也都是計劃經濟成功的典型。

近年來於中國政府提出要走市場經濟道路的口號,但一些日本經濟學者卻有不同看法,他們認為中國從來就沒有搞過真正的計劃經濟。因為中國的計劃經濟從來沒有一個明確具體的發展計劃,比如中國政府1980年提出要在2000年前使中國經濟翻兩番,可是卻沒有提出怎樣才能實現經濟翻兩番的具體計劃。現在中國政府又提出要搞科技興國,可是仍然沒有拿出怎樣實現科技興國的具體方案。中國政府以前搞的計劃經濟,不過是一種“摸石頭過河”的碰運氣方法,而且經濟政策朝令夕改,不能算作真正的計劃經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