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都是“現在的屠殺者”。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當時一些較為明智的人,也感到了改革的不可避免。但是他們所能夠接受的改革,僅僅是利用外國的科學和技術來維護中國專制主義的文化傳統。魯迅在《隨感錄四十八》裡這樣描寫他們:
學了外國本領,儲存中國舊習。本領要新,思想要舊。要新本領舊思想的新人物,駝了舊本領舊思想的舊人物,請他發揮多年經驗的老本領。一言以蔽之:前幾年謂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這幾年謂之“因時制宜,折衷至當”。
但這是辦不到的。魯迅告訴他們說,“其實世界上決沒有這樣如意的事”:
即使一頭牛,連生命都犧牲了,尚且祀了孔便不能耕田,吃了肉便不能榨乳。何況一個人先須自己活著,又要駝了前輩先生活著;活著的時候,又須恭聽前輩先生的折衷: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聲光化電”,下午“子曰詩云”呢?
這時,提倡新文化運動和反對新文化運動雙方的鬥爭更加激烈。《新青年》之外,1918年12月,陳獨秀又主辦了一個純政論性的刊物《每週評論》。1919年1月,北京大學學生傅斯年、羅家倫等出版了《新潮》月刊,刊物的英文名字是The Renaissance,即文藝復興,也可以看出他們對自己的刊物期許甚高了。這些都是一時很有影響的刊物。魯迅支援《新潮》的出版。他在看了已出的三號之後,寫信給傅斯年,談刊物的編輯方針,提出“最好是無論如何總要對於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