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敬看完之後:“萬歲,無論是布政司,還是府、州都沒錯,也有合適的理由。這路也要一里一里的修呀。”
“那麼安撫鄉紳如何?”朱祁鈺又問道。
“不可!”成敬心裡也是難受,用白名鶴的話說就是草泥馬列陣狂奔呀。大明皇帝朱祁鈺倒沒有因為成敬的反覆而生氣,他也知道為難。
成敬說道:“萬歲,杜仲原本是藥材,多了少了的也影響不到那裡去。可自從白名鶴大量收購杜仲膠以來。這十年至三十年的杜仲樹就可比良田,甚至說比良田還高。您是知道的,白名鶴有一個得以傳世的理論,在一隻羊身上剪足了羊毛!”
朱祁鈺笑了:“朕知道,此論被許多商號奉為名言。”
“杜仲有寶,以一畝論:杜仲膠在江南的市值至少二十兩銀子,杜仲花茶被稱為良藥茶,可延年宜壽。眼下一斤花茶海司外放的價格已經超過了二兩銀子。除此之外,果、葉、皮行首院都有深入的研究。可以說一畝杜仲毛利三十兩銀子。而種一畝糧食,無法相比。”
朱祁鈺還沒有詳細的瞭解過這些,聽到成敬這麼一說,真的是大吃一驚。
“萬歲,不止是漢中、金州,陝西有天然野生杜仲號稱數十萬畝。眼下陝西鄉紳們已經聯合組成的杜仲商會。對採收、清除老樹、種植新樹等都有一個非常詳細的流程,而且還得到了行首院一萬兩銀子名為《新農經》的獎勵。”
朱祁鈺點了點頭:“你的意思朕聽懂了,不讓他們搞就是擋了陝南百姓的富家之路。”
“正是,湖南大庸縣(張家界)起步比陝西晚,而且他們的杜仲管理規劃還是花了銀子從陝西買走的方略。眼下已經整理出野生杜仲三萬多畝。號稱三年內,進山修路,將二十萬畝野生杜仲變成銀倉。去年實際收益,依知府衙門的報告……,奴去翻查!”這是小事,如果不是這會提及的話,成敬也不會去看這些細節。
倒是朱祁鈺一指桌上:“朕已經拿來了,杜仲此物確實神奇。白名鶴更神奇!”
查過上面寫的是,百姓總收入依南京結算為:四十三萬兩銀子。因為剛剛開始開發,還達不到預期的期限,可能達到一半也遠遠超出了當地官員的預想。
當地立了案令,士紳牽頭再投資,組織民間護衛力量防止有人破壞,也小心防火之類。
四十三萬兩銀子吧,對於一個小小的縣來說,這是巨資。
商號、士紳有銀子掙,普通幹活的百姓照看一畝杜仲也至少得到了三畝或者四畝田地的收益,可以說上下都很是高興。
“萬歲,陝西因為路不通,大量的貨物運不出去,在天氣不好的時候運費數倍。這讓陝西眼看著銀倉卻掙不到銀子,不止是大庸縣,河南、湖北、安徽,甚至是蜀地都發現了大量天然的杜仲林。陝西這邊急,因為任何的貨物都是有需求上限的,南京那邊不可能無限量的採購此物。”
說了半天,依然沒有解決的辦法。
西安府修渭河碼頭,再修四周的道理,更重要。
但漢中府的農戶,士紳守著大量的財富卻沒有辦法換成銀子,這彈劾知府無所作也不算過份,可以說再換一個知府怕也沒辦法。
杜仲是什麼?
《神農本草經》上寫著:名貴滋補藥材。其味甘,性溫。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衝任、固經安胎的功效。而在國外的許多植物園,也被稱為中國橡膠樹。生長年限大約為五十年,七年可以產膠。樹高二十米,粗半米。
“奴有一策,可直接問白名鶴,必能解決。”成敬提議。
朱祁鈺擺了擺手:“不可,太華殿十三位大學士的臉面很重要,這種為難之事還要去找領兵出征的白名鶴問,此事萬萬不可。傷及了這些老臣的顏面,不好!”朱祁鈺考慮的沒有錯,你們內閣都解決不了的事情,去問白名鶴。
這讓內閣的面子往那裡放。
說到內閣,其實胡濙已經在提議了:“有天音,不如問白名鶴求個方案!”
“他能解決嗎?”王文問道:“這是政務,白名鶴畢竟從政時間短,這路修與不修,絕對是兩難之事。”
“不!”胡濙擺了擺手:“不是問他政務,也不是問他修路。只說,陝南杜仲產量巨大,卻苦於運不出,讓他給出一個主意。不提修路的事情,那麼白名鶴能夠提出一種有效的辦法,至少能讓陝南的百姓滿意了,拖上一兩年布政司再過去修路也是一個解決之道。”
“胡老高明,這是一招緩兵之計!”
“不能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