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草不濟,我軍必須回防。但萬一瓦刺人再有大軍拖住回防之軍的話,那麼兩面作戰,加上糧草的問題,我軍的優勢就會變成劣勢!”
作最壞的打算,想出好的戰略,這才是行軍最穩當的作法。
“如果我是瓦刺人,我會選擇突襲某處,引我大軍來回奔波。在運動戰上,瓦刺人比我們有優勢。我們是靠兩條腿走,他們卻是四條腿。而且他們如果使用突襲,再兩面夾擊的打法的話,未必就會選擇突破口作為夾擊的目標。”
白名鶴原本不想過多的開口。
可突然想到許多戰爭片中那些經典的戰役,運動戰是有極大的優勢,而且在古代面對著資訊不通,全憑各軍各自圍戰,所以不可能快速的調動全軍。也打不起來快節奏的運動戰,所以馬比人快就是極大的優勢了。
一位將軍以白名鶴這套理論為引。思維開闊之後,也想到了一條。
“于帥,白大人。剛才白大人的話讓下官有一個想法,如果我是瓦刺人,當然我不知道大明的天音神器。而且丟了河套這個損失太大,拿回河套把咱們大明趕回長城內。這絕對是一種很動人心的戰略目標。所以,可以兩路齊下。”
另一個也說道:“我們可以考慮瓦刺可以找到那些盟友……
“還有,他們的盟友最適合走那麼線路……
亦力把裡這個名詞被抬到了桌面上,幾份電報發回京城,在於謙這裡各種思路的引導下。京城武英殿更是考慮的詳細,整出了一套預防各種變故的應對方案,大戰略上依然是求穩,至少還不到快速往大漠突進的時機。
武英殿的老將軍們將分析的情況又傳到了中軍大帳。
“各位,武英殿的想法與我們很相似,不過武英殿認為突襲的兩個重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