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2 / 4)

小說:香港小亨 作者:卡車

之初,金庸出資8萬,沈寶新出資2萬。一共十萬港元的創業資本,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現在光是明報的固定資產,估值也已經有1。5億港元,這還沒有計算《明報》的品牌價值,員工的專業和創造力所產生的價值。

現在的明報一年也能賺3000多萬的利潤,並且明報發行量、廣告收益,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每年的利潤都是以20%的速度在迅猛增長。

15%的明報股權,光是以公司固定資產來算,也是值3000萬港元的。未來10年之後,這筆資產至少值3個億。

“黃玉郎能送你5%的玉郎公司股權,連古龍也送你寶龍公司將近一半的股權,我這個老師反而顯得最小氣。15%的明報股權送給你,又不是沒有附加條件!”金庸說道。

張少傑愕然:“附加條件?”

金庸道:“條件就是,未來十年以內,你必須賺到足夠的錢,從我手中買下明報!而在你沒有找到滿意的繼承人之前,必須親力親為,經營好《明報》。將<明報》發揚光大,無論是進軍大陸市場也好,或者是在全球開設分報社也好。你掌管《明報》之後,一定要比我做的好!”

“老師!”張少傑內心一震,看著金庸。

一瞬間,他感覺到師恩浩蕩。

張少傑原本僅僅是投機取I5.拜金庸為師,是看中未來30年金庸小說改編的遊戲、影視劇的商業價值。他並沒有為老師做些什麼,但是金庸老師不但培養他的學識,甚至連未來明報的繼承人,也是選中了張少傑。

《明報》是香港最具公信力的一份報紙,價值自然不用多說!

無論是中國想要透過香港媒體,向世界表達自己的聲音。還是西方媒體想要透過香港的媒體向中國內地傳話,香港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中介平臺。

《明報》是一份在香港影響力最大的媒體。

國際的傳媒巨頭、內地的資本,還有海外華人資本,對於《明報》有興趣的,多不勝數!

現在明報經營的比較穩健,不缺錢的時候,能保持自主性一一既不阿諛奉承中國的中央政府,也不淪為外國輿論攻擊中國的走狗。

任何一份報紙都是報社老闆的的公器,誰是老闆,就給誰說話!如果明報保持政治立場一直中立,那必須是有一個立場中立的老闆!

金庸的立場的比較中立白勺。美軍發動朝鮮入侵時,金庸大罵美國的侵略,讚譽過中國志願軍屬正義一方。

而在60年代開始中國的十年動盪期間,金庸也是敢於寫文指責那些特殊年代的錯誤政策。後來等到動盪結束之後,內地中央開始撥亂反正時候,有識之士不免稱讚金庸當年社評中的真知灼見。

再過幾年之後,金庸進入內地與中央高層交流香港問題之後,他的小說也能在內地出版,到那時候,金庸又被一些買辦文人罵做是5毛、牆頭草、晚節不保之類。

但是,其實金庸的立場一直沒有變的,他是站在中立客觀的角度說話!

十年動盪時期,金庸如果沒有膽氣,也不敢去直截了當的寫社論抨擊內地的錯誤政策。

如果金庸真的是為西方國家說話,那麼也不會在動盪結束不久,就開始寫文贊內地政府及時的撥亂反正。

錯的時候寫文批評,做對了寫社評讚揚,這才是擁有獨立思想的文人!

張少傑知道,答應下來,就是一個責任!

因為威為了一個《明報》的老闆,那麼他面對的壓力,將會比普通的商人更大。西方的、香港的、國內的,無數的政治力量,都要暗中的給他旌加壓力。

那時候,依然頂住壓力,依然保持獨立的思想,不淪為任何政治勢力的御用媒體,那不但要考驗他的經營能力,更要考研他的政治智慧。

任何一份媒體都是有立場的,任何一份媒體也從來不是民眾的公器一一而是媒體老闆的公器!

媒體給誰說話,說什麼話,那都是媒體老闆的意志影響的結果!

張少傑苦笑一一沒有想到,真的沒有想到!

金屬會選擇自己啊,《明報》,燙手的山芋!但是,張少傑最終還是接過了《明報》的股權檔案。

他鄭重點頭說道:“等我我擁有足夠實力的時候,定會接管它,不辜負老師的心血!”

金庸感到很是欣慰,說道:“你也知道《明報》不但是一份財產,更是一份責任!這些年,我一直想要急流勇退!不過卻是找不到令我放心的人,現在少傑你擁有令我放心的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