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2 / 4)

小說:香港小亨 作者:卡車

基本上在讀報紙上度過!但是,日本的報紙基本就是《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經濟新聞》、《中日新聞》等等發行量達到千萬份的巨頭壟斷,外國的報紙在日本基本上不會有生存空間!美國的也是差不多,主要是被一些發行量數幾百萬份的大報社壟斷市場!其他的人口少,報紙消費較低的亞洲各國,如果想要經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那都是需要做好虧損十年以上的心理準備…..”

沈寶新點頭道:”大規模的海外擴張,確實不可行!發達國家市場飽和,發展中國家短期內又很難賺錢!《明報》沒有那些國際傳媒巨頭那樣的雄厚資本!立足香港能夠穩定盈利,如果盲目進行海外擴張,風險倍增!”

金庸笑道:“海外擴張不可取!現在的香港報業市場,明報還不能算是完全穩固了市場!主要精力是做好香港市場!”

“好!大家算是達成共識!海外擴張不可取,但是《明報》還是要發展的一一那麼後面的思路也很簡單了,立足香港,跳出傳統的報紙經營思路!做內容,最大化的挖掘內容、版權的價值!”

張少傑笑道:“比如說,如果我看到了《大唐雙龍傳》這樣的作品,在報紙、雜誌上連載走紅。我會第一時間拿下出版、電影改編、漫畫改編、遊戲改編等等一切的改編版權。之後,在作品積累了大量的入氣之後,這些版權的改編的價值,會超過文字本身的價值!到時候,無論是自己嘗試投資拍電影、改編漫畫、遊戲,還是授權別的公司進行改編。

那都是跳出了報紙本身經營之外的新的市場!

一一內容的市場,覆蓋了電影、遊戲、音樂、電視劇、漫畫、動漫等等一切的娛樂大眾的產業!如果,有類似瓊瑤的作家,我們可以與其合作,簽下她作品的各種版權,給予作家更優厚的酬勞,並且在利用媒體的資源,不斷增強作家、作品的影響力……張少傑開始全面的講述全版權運營概念。

第一條,不能僅僅把報紙當成報紙,報紙僅僅是一個宣傳工具,是一個平臺,是一個渠道。將來如果遇到技術革新,比如電視、電腦,或者是其他的平臺技術大發展,也可以藉助那些新興的平臺,釋出自己的內容。

第二條,優秀作品最大價值,在於版權改編帶來的價值。今後《明報》要要密切與漫畫公司、電影公司、電視機構等等各種不同行業進行合作,不斷開發《明報》手中擁有的有價值版權!

第三條,要學會共贏,企業文化應該是與作家共同享受版權改編利益,比如電影版、漫畫版、動畫版、遊戲版等等版權獲得的利益,要向作家公開、透明。如何分賬,友好磋商,不要以霸王條約方式強迫。

張少傑開始一林林總總的敘述他的經營觀點。

這些觀點,在三十年之後,是不新鮮的。

事實上,後來在90年代美國的“驚奇漫畫”公司,強勢挺進好萊塢,就是靠著向好萊塢授權電影改編版權,或者是自己投資拍攝電影。所以驚奇公司的利潤,逐漸從傳統漫畫出版業務的幾千萬美元,膨脹到幾個億美元,到21世紀初連迪斯尼公司眼也饞“驚奇漫畫”公司數幹個“超級英雄”的版權價值,斥資40多億美元收購驚奇漫畫。

而後來中國國內網路小說時代,從05年最早改編電視劇的網路小說《亮劍》開始,到《步步驚心》、《千山暮雪》等等一部部的網路小說改編影視劇,基本上是改編一本紅一本,收視率大紅基本上十拿九穩大賣!

這都充分體現出,版權改編,才是一些優秀作品的更大利益所在。

當然了,驚奇漫畫和網路小說的例子,張少傑不會說出來的。

張少傑僅僅是以古龍劇、瓊瑤劇為例子,說明一個真正優秀內容,影視、漫畫等等改編價值,能夠實現更大利益。

當然,具有改編價值的作品,也是相當苛刻的,要做到不虧本,首先該作家人氣要非常旺盛,以及作品本身的質量也是非常具備趣味性、戲劇性!

這都獲得了金庸、沈寶新的贊同。

這一次的三人股東會議上。

金庸大為支援張少傑的建議,而沈寶新也從最初的指責,開始變成贊同。

總而言之,張少傑的首秀,就引發了《明報》公司的一次重要的戰略轉型!現在還沒有體現出現轉型的意義,但是等到幾十年後,國際巨頭殺入香港傳媒市場,加劇傳統報刊市場競爭。網路時代,傳統媒體利潤萎縮,那時候《明報》高瞻遠矚的轉型,才開始被所有報業公司驚歎!

(未完待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