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絕對安全的,我們可以隨時食用轉基因食品,而且也必須隨時食用轉基因食品,但是,作為長期從事這一領域研究的專家,我認為把人類當做小白鼠一樣來做試驗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我們應該到實驗室去找小白鼠。……如果是我,在得到和我們針對轉基因馬鈴薯所做的試驗可比較的科學證據之前,是絕對不會食用轉基因食品的。(恩道爾:《糧食危機》,北京,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08。)

2006年,俄羅斯科學院高階神經活動和神經生理研究所科學家伊麗娜?葉爾馬科娃博士在小白鼠*前兩週以及在它們懷孕期間,給它們餵食轉基因大豆。結果:

一半以上的小白鼠剛出生後就很快死亡,倖存的40%生長發育也非常遲緩,它們的身體都比那些沒有餵食轉基因大豆的小白鼠所生下來的幼崽小。同時發現,餵食含有基因食品的母鼠和幼鼠攻擊性和焦慮症狀增高,而且有些母鼠不再有母性本能。科學家們表示,該研究結果令人非常不安,因為這意味著轉基因食品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風險。針對轉基因產品對孕婦和胎兒產生的影響進行研究,這在全球當數首次。(張潔:《俄著名反基因專家走馬上任》,載《科技日報》,20100127。)

目前,伊麗娜?葉爾馬科娃博士已經被任命為俄羅斯基因安全委員會的副主席。

1997年,一位德國農民開始給自己的奶牛餵食轉基因玉米,這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民一開始就詳細記錄餵養、產奶等各種資料,為轉基因動物飼養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開始三年,這位農民少量餵食了轉基因玉米,沒有出現什麼異常。第四年當他增加了轉基因玉米餵食量,並期待他的奶牛提高產量時,他的奶牛卻紛紛出現腹瀉、便血、停止產奶等問題,最終,他的70頭牛幾乎全死光了。著名的瑞士聯邦技術研究院的安格里?卡?海爾比克教授發現,在這位農民提供的轉基因玉米樣本中,Bt毒素不僅以活性形式存在,而且極其穩定。

毫無危害還是風險尚存?(8)

2007年3月,法國生物學家塞拉里尼在美國《環境汙染與毒理學文獻》雜誌上發表論文說,雌性試驗鼠在食用MON863轉基因玉米後開始變胖,而且肝功能受損;雄性試驗鼠食用這種轉基因玉米後開始消瘦,並伴有腎功能受損。他希望有關政府機構能夠重新驗證這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性,並暫時取消這種玉米的上市許可。

2008年7月,奧地利研究人員發現,用Bt轉基因玉米飼料餵養小鼠,對小鼠的腎臟和生殖產生了影響。(Velimirov el al;2008;轉引自傑克?海因曼:《Bt植物給人類健康帶來的潛在風險》,見。) 2008年11月,義大利的研究人員用轉基因玉米餵養剛斷奶的幼鼠和年邁的老鼠,發現這些鼠的免疫系統反應異常。也就是說,轉基因食物會給免疫系統造成影響,並且對不同年齡段的生物造成不同的影響。(Finamore et al;2008;轉引自傑克?海因曼:《Bt植物給人類健康帶來的潛在風險》,見。)

相關的事例和試驗很多,我們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對於一些試驗,不少科學家還在爭論當中,但這些試驗的結果至少說明:在轉基因食品是否會對動物產生危害方面,科學界還遠未達成共識。

比起實驗室裡被迫吃轉基因食物的可憐小鼠,大自然中動物的舉動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國際知名的自然資源保護者古道爾在《希望的收穫》一書中指出,世界各地許多動物對轉基因生物表現出本能的厭惡。2003年9月《福祉雜誌》刊登了一個事例,一位名叫比爾?拉什梅特的農民,用他的牛進行餵食試驗;他把一個飼料槽裝滿50磅的轉基因Bt玉米,另一個槽則裝滿天然的玉米,他觀察到他的每一頭牛都先用鼻子聞一聞轉基因玉米,後退,然後走到天然玉米那裡,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1999年美國記者斯蒂文?斯普林克?楊克頓為生態農業雜誌ACRES USA寫了一篇文章——美國很多種玉米的農民反映,如果餵食槽裡是轉基因作物,豬就吃不完平時的定量食物。浣熊經常掃蕩有機玉米田,卻不會碰轉基因玉米田。有位農民看到一個多達四十多隻的大鹿群來到莊稼地裡,卻沒有一隻鹿去啃孟山都的抗除草劑轉基因大豆。

家豬、浣熊和鹿群對轉基因食物表現出天然的反感,是因為感覺到轉基因食物有害還是因為轉基因食物不合它們口味?我們不得而知,正因為未知,引發了人們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進一步的思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