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看他那樣認真,於是問:“小公子是要送誰?”
臨清小聲道:“我家……公子。他是個讀書人,我想選個好些的料子。”
“這匹如何。”老闆抽出一卷湖綠色的布匹,“春日穿青色,最是應景。且這款布料手感極好,便是洗了也不皺。”
臨清摸了摸,確實柔軟光滑,心動道:“這匹,多少錢……”
老闆說了價錢,竟是比成衣還貴。臨清猶豫了一下,還是咬牙買了。
從店裡出來,他又去縣衙找周勉,還他那十文。
周勉今日輪休,卻在縣衙裡替舅舅,也就是縣老爺謄寫卷宗。聽到有人找自己,宛如得了赦令,扔了筆一溜煙跑了。
見到臨清,周勉有些驚喜,“你怎來了。”
“我來買做衣服的布,順路過來還錢。”臨清道,將十文錢還給周勉,問他:“周大哥有空麼,賞臉讓臨清做東吃個飯罷。”
周勉正愁不願回去抄寫文字,立刻道:“有空有空,走罷。”
臨清看他一副巴不得趕緊離開的著急模樣,有些奇怪,但也沒問。
周勉灌了口酒,才解釋道:“衙門裡的師爺甩手不幹了,我那縣老爺舅舅便抓了我做頂替,我替他抄了幾日卷宗,又聽了幾堂審,是手也酸頭也痛,真真苦煞人也。”
臨清好奇道:“師爺為何不幹了?”
周勉道:“我那舅老爺雖五十好幾了,脾氣倔得跟小孩兒似的,平素就總跟師爺鬥嘴,公堂之上都能意見不合吵起來。前幾日審那個搶你錢的賊人,師爺說該收押,舅舅說該刺配,師爺嫌舅舅處事狠戾,舅舅嫌師爺優柔寡斷,一吵便不可收拾。師爺一氣之下辭了官,回老家去了。衙門一時找不到新師爺,又衙役裡又只有我識字,便被抓去臨時頂替師爺的職位,真真倒黴透頂。”
臨清道:“做師爺不比做衙役好?”
周勉搖頭,“我生性不好文墨,那些律例條文更是看得頭疼,還是巡街站堂來得痛快。”
“這都幾日了,難道鎮裡就尋不到一位可以做師爺的人?”
“自是有讀書人,可我舅舅那脾氣,沒哪個受得住,所以到現在還沒找到。”
臨清忽然想到了柳玉郎,“周大哥,我有個朋友,他是個讀書人,很有才華,現在給鄉長做執筆,如今賦閒在家,想來鎮裡謀生計。不知……”
說到這,臨清赧然地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總覺得有些攀親帶故的意味。
周勉卻亮了眼睛,“如此甚好,你快叫他來縣衙應聘,我巴不得早一日回去做我的衙役。”
臨清沒料到他這樣爽快就答應了,感激道:“嗯,我回去就告訴他,叫他過來拜訪你。”
“不必拜訪我,直接去縣衙找縣老爺即可。”周勉道,“他若能留下當師爺,我才要感謝你。”
臨清越發覺得此人不拘一格,是位可以深交的朋友。
便不再同他說客套話,舉杯道:“周大哥,臨清同你碰杯。”
兩人又隨意聊了些各自的事,互報了年歲,臨清好奇道:“周大哥成親與否?”
周勉笑著搖頭,“尚未娶親。”
“周大哥這樣的好人,一定有很多女子喜歡,周大哥沒有看上一個麼?”
周勉飲了一口酒,淡淡道:“強求不來。”
臨清知道這是託辭,以為觸及人家傷處,便不再問,連忙轉了話題。
周勉又問了臨清,臨清不敢說自己是沈絮的私寵,只說家道中落,隨公子移居鄉野,公子教書,自己耕地。
沈絮不喜張揚,臨清也不喜。周勉為人豪爽,臨清卻怕被他知道自己喜好南風,引對方生厭,而失了一位朋友。
“你對你家公子倒情深意重,難得難得。”周勉道。
臨清笑笑了,不自覺地伸手撫摸放在身側的那匹布,臉上浮上一層柔和的光彩。
作者有話要說: 畢業季忙成狗……
不定期更新,見諒見諒……
再次道歉加感謝追文的妹子(or漢子?)~~
☆、第二十二章
臨清回去後,便同柳玉郎說了此事。柳玉郎次日動身去鎮裡應聘,當日就被縣老爺留下。柳玉郎要感謝臨清,臨清笑著說不必,柳玉郎若沒有真才實學,也得不到師爺的工作,自己不過順手搭橋罷了。
柳玉郎還是把臨清同沈絮請到家裡吃飯,琴晚做了紅燒魚,沈絮大讚他手藝好。
琴晚笑道:“你這樣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