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王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讓弟兄姊妹都能享受天倫之樂。可以說,洪秀全的出發點是好的,可他怎麼也想不到十幾年後,跟隨他的天國將士,竟然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正應了那句話:勝者王侯敗者寇。
金田起義“天下為公,普天之下皆為兄弟姐妹”的指導思想,讓每一個忍辱偷生人看到了希望,儘管他們穿著破爛,手裡只有鋤頭和鎬頭,但他們依然吆喝著衝向清軍的刀槍鐵騎之中。每一個站起來的農民的熱情都被點燃了,這種激情一旦被激發就一發不可收拾。面對近乎瘋狂的起義,清政府開始戰慄。
短短几個月時間,洪秀全帶領的太平天國將士就接連打敗清政府圍追堵截的官兵,突出重圍,扯旗北上,稱王封制,成了清政府的心腹大患。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大出乎咸豐帝的預料,他做夢也先想不到這群面朝黃阿土背朝天的鄉巴佬有這麼大的能耐。於是,咸豐帝只好任命他的舅舅、首席軍機大臣賽尚阿為欽差大臣,擔任總指揮,到廣西前線督戰;還任命順天府尹鄒鳴鶴為廣西巡撫,協辦軍務。
賽尚阿,字鶴汀,蒙古正藍旗人,姓阿魯特氏。他是清朝著名的蒙古族大臣,也是皇帝的親信近臣。1842年,英軍進攻江浙,沿海危急。賽尚阿以欽差大臣身份赴天津加強海防事務。還有就是這次臨危受命,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前去*太平軍。賽尚阿兩次受命欽差大臣,足以說明賽尚阿在清廷所受到的相當的重視了。
當時,賽尚阿的職位最高,和咸豐帝的關係也最密切。派他到廣西前線督戰,在朝野引起很大的反響,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形勢已經不容樂觀了。
面對前線越來越緊的風聲,咸豐帝的朝會也越來越多了,所議論的內容大多也是關於戰爭的事情。
這一年是咸豐元年,一南一北兩個政權對立的局面正式形成。於是,一場雌雄相爭、聲勢浩大的戰爭在這片滿目瘡痍的中華大地上拉開了序幕。 。。
47。冒死直諫不好玩1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壓迫越深反抗越大。誰不讓老百姓活命,誰就要為此付出代價,
最初,廣西連年鬧災,廣大貧農大都被活活餓死了。而且,廣西地廣人稀,歷屆上任的縣官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都撈不著多少油水,根本沒把為百姓謀福利放在首位,只想著平安地混上幾年後,再找人託關係調到別的地方去。所以也沒把造反的刁民放在心上,這些發展迅猛的農民起義,都被當地方官掩飾過去了,清政府一直都被矇在鼓裡。等紙裡包不住火的時候,這些地方官才慌張上報,可是已經錯過了*的最佳時機。
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金田村爆發時,咸豐帝剛剛登上寶座,雖然他是道光帝欽命的接班人,但新舊權利的交接還算順利,但君臣還要磨合。這就好比是一臺新機器,只有運轉幾次後,才發揮最好的效能,這無疑無疑為太平天國運動的發展提供了最好的契機。
剛剛繼位的咸豐帝對處理國家大事還沒有多少底氣。不過他畢竟不是庸才,很快就沉著下來,採納了大臣提出的“以漢人治漢人”的建議,所以才有了後來讓太平軍聞風喪膽的湘軍。
面對國內轟轟烈烈的農*動,看著搖搖欲墜的大清王朝,咸豐帝憂心忡忡,曾國藩更是著急萬分,他在給友人的信中發牢騷說,自己的多篇上疏、大臣們的奏章,皇帝要不置之不理,要不以“不要亂髮議論”不了了之,最可氣的是他竟然還下一旨空文,敷衍了事。
曾國藩“為國藩籬”夢想就是要使*沒落的清政府健康起來,肅清全國的農民反抗運動,實現儒家理想的政治清明,國泰民安。可攤上這麼一位君主,他要想實現這宏大的夢想就沒那麼容易了、
曾國藩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再也坐不住了。
因此,趁著元年新政,同年5月,曾國藩上了一個鋒芒直指咸豐皇帝的《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折。
這次上疏的內容非比尋常,他是直接給皇帝提意見,直揭皇帝的短。內容大致是:批評咸豐帝不僅對廣西前線的將帥安排不當,還不求實際,出爾反爾,剛愎自用,驕傲自滿,言行不一。
據說,曾國藩怕這篇上疏像上幾篇那樣石沉大海,便想了個辦法:在上朝時曾把要害之處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背了出來。他以為把聲勢造大,咸豐帝就不會不了了之了,怎麼也得處理一下。可是被“為國藩籬”衝昏頭腦的曾國藩忘記了一點“伴君如伴虎”,戳到了老虎的痛處,老虎不會像狗一樣只咬人,它還要吃人。
中國古代明確規定了大臣的責任,“虛心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