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吃掉。
除了麻雀,還有知了、青蛙、螞蚱,逮著誰吃誰。
吃得有道理(23)
陸文夫先生筆下的《美食家》沒法摘,一本書從頭吃到尾,吃品與人品。
上大學的時候,最喜歡開學第一天。外地同學帶家鄉美食,湖南的臘魚、臘肉;內蒙的奶片;貴州的辣醬;河南的燒雞。父母為孩子精心準備的半個學期的儲備,通常是一晚上就被我們吃光了。北京的同學過意不去,相約每人從家裡帶一盒好菜,週末聚餐,王某同學人頭兒次,帶一飯盒炸蝦片矇事。學校的飯菜油水不多,份量也不足導致同學們個個飯量驚人,—次我連米帶面吃了5碗,胃裡隱隱作痛。末健安慰說,沒關係,不夠一斤。
實習的日報,晚上躺在床上閒聊。人生和理想,說到凌晨3點鐘,肚子餓了,起身去尋吃的。所有店鋪都關門了,唯有一個餡餛攤孤獨地支在銜口。賣賜鈍的小夥家在浙江,因生活所迫,漂泊在沙市街頭做著小本生意。聽說我們來自遙遠的北方,頓時生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悲涼。舀混鈍的沙子撈得發狠,總要多送上幾個。同學和我心存感激,不知如何報答。同學說,別費心思了,咱們每天去吃,就是對他最大的報答。
心中一塊石頭悄然落地,遂轉過身去,矇頭大睡。當了記者,吃飯的機會不少。有時,一堆新聞單位的人坐一桌,互不相識,不好多吃,便佯裝對桌上生猛海鮮不感興趣,吃兩口青菜匆匆告辭。回到單身宿舍,點火煮掛麵。有時納悶,都是年輕人,他們就不餓?一次沒走,耗到最後,才見到挺下來的幾位風捲殘雲、吃光喝淨。正是,誰等到最後,誰吃的最好。張嘴就有學問中國人講究吃,天塌下來,也不能耽誤吃。病入膏盲還有人勸,想吃點什麼,就吃點什麼。驗明正身,坪赴刑場之前,也會送上一頓好酒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