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易中天 這就沒辦法了。因為行使沉默權,歸根結底是行使自由權。自由是什麼呢?自由決不意味著“為所欲為”或者“逍遙法外”。恰恰相反,自由首先意味著責任。說得白一點,就是“我選擇,我負責”。比如你去餐館吃飯,或者到商店購物,只要對方沒有強買強賣、弄虛作假,那麼,買錯了東西點錯了菜,也只好認了。

趙繼成 對!誰點菜,誰付錢;誰主張,誰舉證。

易中天 所以,西方一些人權學家甚至認為,讓罪犯坐牢,是對他自由權的尊重。因為犯罪是他的自由選擇,坐牢則是他應負的責任。總之,自由無限制,但是要負責。天底下可沒有免費的午餐。沉默也好,說話也好,最後都是要埋單的。

趙繼成 同樣,作為公眾人物、知識分子,一旦沉默,就必須承受由此引起的“不夠漂亮”、“有失身份”等等批評。公眾和媒體甚至還可能根據你的沉默,推定對一些質疑的認可,推定一些證據的有效性。這些都是沉默者要承擔的不利結果。

易中天 所以,你有權保持沉默,但請你把賬算清。總之──

一,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權保持沉默,哪怕事關公眾知情權。

二,對於政府官員和公眾人物,公眾有知情權、批評權和質疑權,媒體也有監督權。

三,知情權和監督權的滿足,應該也只能透過獨立調查的第三方。

四,當事人在行使沉默權時,無疑要承擔由此引起的一切後果。

趙繼成 完全同意。

刊載於2010年9月2日《南方週末》“大參考”版,責任編輯戴志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吳冠中:遠逝的雷聲

○ 當今中國,不但鮮有參天大樹,就連灌木和小草都快沒了,多的是水泥和塑膠──水泥的腦袋,塑膠的眼睛。

吳冠中先生走了,他走得很寂寞。儘管媒體的反應相當強烈,悼念的文章也會鋪天蓋地。但,社會的關注終歸有限,公眾的熱情也終將消退。更何況,對於一個有思想的人來說,關注的多少並不是問題。不被理解,才是最大的寂寞。

因此,冠中先生將默默遠去,連同他的“雷聲”。

我不想討論究竟是“筆墨等於零”,還是“沒有筆墨等於零”。也許都對。我也不想討論美協是不是“只養雞,不下蛋”。也許不是。我更不想討論中國美術是不是“比非洲還落後”。那根本就說不清。我只想問:先生言此,難道是為了“炒作”?難道他說出的不是“諍言”,而是“寂寞”?

當然不是。冠中先生說這些話,不過因為魯迅的精神在血管中奔騰;何況“怪異”的背後,還是深刻與尖銳。那麼,泱泱大國,憂心忡忡如先生者,為什麼寥寥無幾?先生這些“雷人”的話,又為什麼沒有帶來暴雨傾盆?

因為沒有云。

晴空霹靂,註定是“只打雷,不下雨”。

沒有云,是因為沒有水。沒有水,是因為沒有樹。沒有樹,是因為種樹的週期太長,遠不如水泥和塑膠來得快。所以,什麼“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也就是說說而已,誰耐煩等那麼久?還是“大幹快上”的好。大學要擴招,學位要速成,職務要坐直升飛機,大家都要削尖腦袋擠進排行榜。主管部門就像養雞場的老闆,天天數雞蛋。學生和論文則像流水線上的產品,被批次生產出來。結果,當今中國,不但鮮有參天大樹,就連灌木和小草都快沒了,多的是水泥和塑膠──水泥的腦袋,塑膠的眼睛。

這就註定不會有思想,也沒有人會去關注思想。思想有什麼用呢?能幫我們找工作嗎?能幫我們還房貸嗎?能幫我們拉到客戶嗎?能幫我們脫穎而出嗎?不能。那又何必要?當然,傳統文化什麼的,也要講一講。但最好是講點“管用”的,比如《周易》和《孫子兵法》。即便是講先秦諸子,也都恨不得能扯到市場營銷上去。總之,我們需要的,是生財之道、競爭策略、職場經驗和政治權謀,頂多再加一點“心靈雞湯”。思想?還是算了吧!

顯然,這不是一個產生思想的時代,甚至不是一個思考問題的時代。何況就算有思想,又如何呢?塑膠的眼睛也看不見,水泥的腦袋也想不通。

我無意批評大眾,大眾並沒有什麼錯。首先,對於任何人,謀生都永遠是第一位的。如今的就業和生存是那樣的艱難,你不能站著說話腰不疼。第二,大眾選擇什麼,關注什麼,是他的公民權利和自由。你不能因為他不知道吳冠中,就說人家低俗。第三,我們也不需要那麼多思想家。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