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打擊,也就是最終促使袁世凱作出決定的訊息,是英國人和美國人告訴他的。
臨時政府的海軍艦船在天津南部東隅(現黃驊市)附近海面出現,並放出小船作登陸的測繪和嘗試。
英國人不希望打下去了,美國人傾向於臨時政府,排除了這兩方面的原因,袁世凱也知道不能再打下去了。
五鎮強軍,再加上毅軍等部隊,此時已經全面鋪開,機動兵力嚴重不足。如果臨時政府真的抽調軍隊由東隅附近登陸,將沒有足夠的兵力來進行抵擋。而革命軍便將直接西進,攻取滄州,切斷段祺瑞所部的退路。
如果命令段祺瑞所部後撤,與登陸的革命軍作戰,也不可能退得太遠,放棄設在德州的北洋機器製造局。分兵則勢弱,合兵則無法彌補破綻,這便使北洋軍陷入了兩難境地。而且,這還沒有考慮到東北安定後,出關直逼京師的佈置。
臨時政府已經拉攏,或者說是團結了大多數反袁力量,並使列強的態度發生了轉變。除了日俄希望中國繼續動亂下去,其他列強都希望中國能儘快穩定。因為,新一輪的資本競爭馬上就要開始了,臨時政府雄心勃勃的建設計劃不借外債是難以完成的。
對此,袁世凱感到了深深的無奈,形勢如此,他知道已經無法再打下去了。段祺瑞連續發來急電,請求後撤,以免被斷了後路。南方的老朋友張謇等人也發來電報,苦口婆心地勸他儘快接受臨時政府的條件。否則——用通俗的話說就是: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等北洋軍真被打垮,不僅什麼都沒有了,連性命都無法保證。
袁世凱知道這話不是嚇唬他。彈藥、糧餉已經難以支撐。如果北洋軍因為欠餉而變成了亂兵,那所有犯下的罪行就將由他一個人扛。趁著北洋軍還有實力,趁著北洋軍還在自己掌握之中。儘快結束戰爭,給自己和北洋集團眾人爭一個前途。似乎是明智的選擇。
停火,和談,南北兩軍又恢復到了之前的狀態,但形勢已然不同。金陵製造局、上海製造局、崖州兵工廠、郴州兵工廠依然在按戰時規定,加班加點地生產。製造出來的火炮、槍枝、彈藥不斷被輸送前方,加強著革命軍的戰力。而後方還在編練新軍,向著滿清所擬定的全國三十八鎮陸軍的目標前進。
作為一個大國,特別是一個人口大國。三十八鎮陸軍實在算不上多。而且,擴充軍備,這也適應了國際上的形勢,各個國家都在整軍經武,尤其以歐洲國家的勢頭最是迅猛。
當然,三十八鎮陸軍還遠不是最終的目標。但作為一個剛剛開始轉型的農耕國家,在兩三年內恐怕都是支撐的極限了。
和談重開,但形勢已大不相同,之前是以南就北,至少表面上如此;現在則是以北就南。談判地點改在錦州,陳文強是以地主的身份進行主持。
袁世凱聲名大跌,已經不再是人們心目中總統的合適人選。自然沒有什麼“虛位以待”了。也就沒有各部部長人選的激烈爭奪了。令人驚訝的是,陳文強在佔據上風的時候,並沒有咄咄逼人,而是態度和藹,對袁氏一方的要求都是認真考慮,儘量予以比較滿意的答覆。
國防部長袁世凱,陸軍次長段祺瑞,外交部長陸徵祥,公安部長趙秉鈞。馮國璋、曹琨等各鎮統制也都盡數留用…….顯然,這樣的讓步使和談變得輕鬆容易了很多。連遠在北京的袁世凱都感到了意外。
顯然,袁世凱知道這可能只是權宜之計。臨時政府日後恐怕會有招數來分化瓦解北洋集團,但他已經拖不起了。如果和談再被拖延下去,他對北洋軍將有失控的危險。而且,北洋軍現在就有軍心不穩的跡象,軍官對和談屈服不滿,士兵則存有疑慮,擔心被解散,或者因為與革命軍血戰多時而遭到打擊報復。
本來在和談前便應該由陳文強代表臨時政府公佈一個協議,說明“南北漢軍將士各享其應得之優待,並不負戰時害敵之責任”。
但陳文強卻有自己的說法和先決條件,那就是北洋第一軍的官兵應讓開京漢鐵路,分別轉至河南洛陽和江蘇阜陽駐紮,成為河南、江蘇的衛戍部隊;北洋第二軍的兩鎮則分別劃歸北京軍區和山東軍區,也指定了駐地;北京的曹琨一個鎮,則要分兵兩半,一半入東北,一半進山西。
很簡單而明顯的分而治之,北洋軍將被分別安置,難以再抱成團,中原和京畿地區則將進入大批革命軍,控制局勢。
對這樣的調動,北洋將領們是不滿且失望的。他們紛紛向袁世凱發電,要袁世凱態度強硬一些,否則不惜與革命軍戰鬥到底。
落差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