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憤怒。於是,這位可憐的活佛只好呆在廟裡,等於被政府軟禁了。
只要外蒙能穩定下來,那些逃到俄國的獨立分子能掀起多大的風浪。陳文強對俄國的小詭計並沒有看在眼裡,等到俄國革命爆發,頑固分子也會因為失去了靠山,哭著喊著要回歸中華祖國了。
海圻號巡洋艦由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排水量4300噸,艦長132.3米,艦寬14.3米,吃水深度6.1米,最大航速24海里/小時,馬力1.7萬匹。艦上裝備有各種口徑的艦炮三十四門,魚雷發射架七座。
順著甲板,陳文強零距離地欣賞著這艘龐然大物,迎面正碰見了陪他出訪的海軍次長黃宗英。
在北京的時候,黃宗英等海軍官員可沒少找陳文強,沒別的事情,要錢擴充海軍。這情形倒有些象日本,海軍陸軍爭奪資金。
共和國成立,確實對陸軍有些偏重,武器裝備儘量滿足,一下子將原有的陸軍擴編了一倍有餘。而海軍,則只買了潛水艇,他們要的可是戰列艦。
養海軍太費錢了,看著海軍拿出來的擴艦計劃,陳文強也是有些發暈。快、空、潛是政府制定的發展策略,但這個思想還是過於超前了,與現階段世界的海軍戰略戰術思想發生了嚴重的衝突。
現在海戰的主流是,要贏得海戰,就要有比對手更大噸位的戰列艦、搭載更多的火炮、擁有比對方口徑更大的火炮(威力更大、射程更遠)。這就是那個時代海戰決勝的不二法門。
19世紀末開始,隨著技術的進步,大口徑艦炮顯示出在海戰中決定勝負的作用,尤其是在日俄戰爭中的對馬海峽海戰以後,形成了“大艦巨炮製勝主義”統治海軍戰略的時代。
進入20世紀,隨著1906年英國建造出無畏號戰列艦,各海軍強國傾其國力建造搭載大口徑艦炮的戰列艦,展開造艦競賽。各海軍強國競相不惜血本研發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精度更高的大口徑巨炮,以及為攜帶這種巨炮而建造噸位更大的戰列艦,戰列艦主宰海洋的“大艦巨炮製勝主義”理論正在向歷史頂點發展。
而潛艇雖作為初生的嬰兒走進了海軍行列,但各國對潛艇在海戰中將發揮的作用,以及如何運用潛艇作戰都缺乏應有的認識。有的認為,潛艇是一種“無足輕重、無所助益的軟弱手段”;有的認為,潛艇的行動是一種“海盜行為”,要求在戰爭中禁上使用;有的認為,潛艇除對近海防禦有一定用處之外,再無其它了。總之,對潛艇在海戰中的重要性沒有真正的理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