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到了明朝,中國已經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了。
汪精衛前以刺殺滿清攝政王而聞名,後以建立偽南京政府而名臭。前後對照之強烈,古今罕見。他恰恰是沒有區分出一個異族與一個異國之不同。
在這裡,我們發現,對於同屬於大中國的異族的忠還是可以容忍的,而且也慢慢為主流價值體系所接受。但這還是有一個前提的,就是這個異族要尊重漢族的傳統文化,還要把儒家標準奉為自己的圭臬。至於日本,它再怎麼尊重漢族的傳統文化,再怎麼把儒家標準奉為瑰寶,也還是不能得到認可。
那些奸臣不忠於帝王,只忠於自己。他們在適當的時候會起來造反,會叛變革命,只要他們有足夠的實力。很多開國皇帝和開國元勳都是前朝的大奸臣。是忠於前朝的皇帝,還是自己打天下,實在是件非常相對的事情。
民主恰恰不是誕生於忠誠的人之間,而是出現在相互以為“奸詐”的人群裡。他們誰也不相信誰,需要互相監督才能使得他們對社會有起碼的“忠誠”。最後,他們都應當忠於契約、法律與民主制度。
莊子的獨與老子的孤
莊子與老子身處在不同的時代,前者是戰爭頻仍的戰國,後者是無義戰的春秋。雖然都是戰,但春秋的老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從容的,還有烹小鮮的閒情逸致。到了莊子所處的時代,雖說是逍遙遊,其實是在逃命與保命。
莊子在道教中地位不高,這似乎暗示了莊子和老子的哲學不在一個層次上。而更為根本的是,老子是孤的哲學,而莊子是獨。孤獨本來不是一體,現在就更分裂為兩種,即:獨與孤。
那麼,什麼是獨、什麼是孤呢?
獨,就是獨自、一個人。人在這世上生存,或一個人獨居,或群居、住集體宿舍。群居者易受他人影響,不是獨者所願。獨者喜歡一個人做事,喜歡以獨立精神超越集體主義。因而獨者有自己的生活觀念、生存態度,不為他人而改變。
孤不是獨自的狀態,而是一個人面對世界、宇宙時的那種感覺,接近死亡。孤者即便群居,周圍有一群人,許多摯愛親朋,也是一個人赤裸裸地面對世界、想死或想到死。死,並非意味著不熱愛生命。死,有時也是為了生。一個甘願赴死的人,其內心的陽光應當是正午的。
那麼,獨是怎樣進入莊子思想的機體的呢?看看莊子那些寓言,鯤鵬也非出雙入對,井底之蛙自個兒望天,解牛的廚子不需要助手,列子御風也沒聽說帶著夫人……至於莊子自己,夢蝶只能一個人,逍遙遊更不需要伴,就像一個獨行俠遊走世間。他不怎麼合群,又有很多人來找他,時而與老朋友惠施來兩個腦筋急轉彎,時而給外國的使臣講個寓言,時而去財主那裡奚落一番。不與人為伴,是莊子之獨的第一個層次。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一、儒與道(7)
獨的更深意味表現在莊子的“有用之用”與“無用之用”上,二者的關係還是相當有意思的。“有用”還是“無用”,是指對社會、他人是否有價值。而“之用”是說這樣的“有用”與“無用”對自己的好處是什麼。莊子的真意是,一個人對社會無用才能保全自己,這就是最大、最高的無用之用。這是于丹所不能說的。
莊子在《逍遙遊》裡舉了護手霜藥方在不同情況下的有用之用,看似無用的大葫蘆在特殊情況下的有用之用,還有大臭椿樹的無用之用就是使自己免於被砍伐。而於丹老師在心得中不加區別地引用了第二和第三個例子,以為都是核心競爭力之用。
莊子特別喜歡提大樹之無用,是因為在他眼裡,萬物當中樹的無用之用最典型了。大樹如果不能成材,對社會的好處也就是提供陰涼這麼一點點了。莊子更深的意思是,在萬物當中,並不存在真正的無用之用,正如也沒有絕對的有用之用(沒準兒這樣的有用就會招來殺身之禍)。這是于丹所無法辯明的,雖然她有口吐蓮花的本事。
絕世獨立的無用之樹,有著對自己的最大的用,不受傷害地自然成長,參天而風雲慰藉,茂盛而雨露氤氳。這,正是莊子內心之獨的象徵。
獨者不僅要獨立於世,還要拒絕與他人的溝通,或否認溝通的可能。莊子與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橋上討論“魚之樂”時,惠施問: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這時候的莊子已進入了一個絕對的個人視聽境地,循著這樣的獨之道,他只能向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與世界的契合之處了。
《莊子·大宗師》裡說:“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