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尾圖”,都是人身蛇尾,兩尾相交,交尾即喻指有性關係。
血親雜交之風,在後世還是有一些殘餘影響。例如腓尼基人之間,常有父與女、母與子結婚的現象。波斯也有父女結婚的,如康比塞娶了女兒亞陀沙,阿塔席西斯也娶了自己的兩個女兒。吉普賽人中間也有和母親結婚的兒子,和女兒結婚的父親。馬紹爾群島和新基尼各處的土著人中間,祖父母和孫子女、父母和子女發生性茭關係,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日本《古事記》中有“上通、下通”的字樣,“上通”指母子相通,“下通”指父女相通。
第一章 人類的性進化 性的社會進化2
發生以上這種血親雜交的狀況,不是原始人“亂侖”、“不知羞恥”。在那時,人們還沒有這方面的倫理道德觀念,也沒有“近親交配,其生不繁”的科學知識,而完全是由為社會生產力水平所制約的生活條件所決定的。人類的血親雜交時期,是人類的童年。那時人們以果實、根莖作為食物,分節語的產生是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他們雖然已經學會兩腳走路,學會兩手使用樹枝、石塊等工具,但是還不會製造工具,也不知道用火。由於生產力極端低下,人們征服大自然的能力極其薄弱,人們總是成群地生活在一起的,否則,他們沒有力量抵禦猛獸的襲擊,就不能生存下去。他們過著|穴居生活,每個洞|穴內住的少數人即為一個血族,叫做原始群,人數約三五十人或六七十人,人數不能太多或太少,人數太少則無法抵禦野獸的襲擊,人數太多就會很快把附近的果實、根莖或動物等食物吃完了。各個洞|穴的血族是不相往來的,過著孤立的生活,每一個血族出自共同的祖先,佔有一定的區域,協力獵取食物,防禦外敵;同時,在血族內部實行亂交,生下的孩子歸大家所有,並無一定的父母。
在當時,人們雜亂的性茭關係是適合於這種群居狀況的。這是因為,群居易於導致群交;在人煙稀少、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他們不太可能和外族往來,也完全認識不到骨肉相姦對後代所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在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人類的智力十分低下的情況下,兩性關係上的任何排他性都必然削弱聯合力量和集體行動,影響“聚生群處”,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只有成年的雄性在尋求雌性方面的相互寬容,消除妒忌,才能鞏固這個群體。只有在這種群體中,才能依靠聯合的力量和集體的行為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同時逐步積累生活經驗,發展自己的智力,使用工具和製作工具,使自己進一步地脫離動物狀態。所以,法國社會學家、哲學家埃斯潘納斯在1877年出版的《論動物的社會》一書中就說:“群是我們在動物中所能看到的最高的社會集團。它看來是由家庭構成的,但是家庭和群一開始就處於對抗之中,它們是以反比例發展的。”
在19世紀巴霍芬、摩爾根等人開始研究人類婚姻家庭史的時候,人們對猿猴還沒有很好地研究。20世紀50年代,英國的一個女中學生珍妮·古道爾立志研究黑猩猩,透過黑猩猩來研究人類,因為黑猩猩是當前世界上最接近於人類的動物。這個姑娘很有勇氣,她一個人到非洲的密林深處去,和黑猩猩生活在一起,整整十年,有很多研究成果,她的成就轟動了整個西方世界。她經過長期的觀察,瞭解到黑猩猩在兩性關係上彼此沒什麼“妒忌的感情”。她在1971年寫的《黑猩猩在召喚》一書中說:芙洛是一隻受寵的母猩猩,許多公猩猩都喜歡接近它。但是,“我們沒有看到為了贏得這隻受寵的母猩猩而發生過任何鬥爭,每一隻公黑猩猩只是耐心地挨著次序等候。惟獨有一次,當白鬍子大衛和芙洛正在交配時,愛動火的簡·比顯出了不耐煩的神色,它站在上面的大樹枝上,跳上跳下,以致晃動的樹枝一頭打著正蹲在下面的大衛的頭上。不過,大衛反倒更站近了芙洛,閉起雙眼,而簡·比也沒有向大衛發起進攻。”就是作為芙洛發情期的忠實保鏢、與芙洛形影不離的公黑猩猩魯道爾夫,雖然在芙洛受驚時便急忙跑過去把手放在她的背上,“有時候一隻胳膊摟住她的腰,可是當其他公黑猩猩和芙洛交配時,他從未加以干預(芙洛、大衛、簡·比、魯道爾夫都是珍妮·古道爾替黑猩猩起的名字)。”由於黑猩猩是目前地球上還存在的與人類最相似的動物,黑猩猩的這種兩性關係狀況,也為人類原始階段的血親雜交提供了佐證。
血親雜交當然不是一種婚姻家庭形式,因為婚姻家庭是一種制度。正如摩爾根所說,當時是沒有什麼制度屬於這一時代的,因此馬克思把這種雜交的男女關係叫做無婚姻可言的原始矇昧人。
人類的血親雜交是生產力十分低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