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把棚屋拆掉,便於舟子操舟。兩側共有十四根槳,由十四個人操縱。
前面有兩個人,操縱一支巨槳,可像舵一樣控制方向。後艄的舵像一具大櫓,又長又大。船頭有數根巨型纜樁,上灘時僱當地的縴夫將舟拉上灘去。纜繩粗有一握,長有數十丈,一堆堆一盤盤,蔚為壯觀。
這就是船主(板主)不歡迎短程旅客的原因,半途下客必將損失半程船資,船上的容量有限,所載客貨本來就不多。
祭過江,祀了水神。船在香燭繚繞鞭炮長鳴聲中,駛離碼頭,開始了艱辛兇險的航程。
自萬流驛蜀楚分界處,下迄夷陵州,這段江流稱西陵峽,三峽中最長的一峽,也是兇險居末的一峽卻有最兇險的新灘,號稱蜀江第一險。
航行多日,終於到達新灘。
這座灘在嘉靖二十一年,久雨山崩,而至兩岸壁立,大石橫江,僅南岸一帶勉強可通舟揖,巨石森然羅列江心,雪浪峰湧,轟然水聲遠傳十里外,舟船上下有如飛渡鬼門關。後來在天啟五年,按察使喬拱壁僱工鑿平當流的數座險石,覆舟慘禍減少了一半以上。
灘距歸州約二十五里,北岸叫龍門,南岸叫涫漕。上航皆由官漕牽上,龍門不通舟揖,江中亂石如林,舟船闖入絕難倖免。
灘下的小村就叫官漕村,這裡有官方派來照顧官船的丁役。沿南岸倚崖鑿開一條小路,貫連灘上灘下的交通。也是縴夫牽纜的路。不論上行下行的船,皆需將貨卸下,旅客也全部離船由陸路上下,以免覆舟時葬身魚腹。
下灘的船,在灘上游的屈原沱泊舟,卸下客貨,僱用當地的舟師加槳引航,凌空下放,一瀉而下泊於官漕,等候客貨到達再啟航。
林彥的船,薄暮時分泊舟官漕。板主當即宣佈,客人可登岸至客棧投宿,明日旅客可自行動身上行至屈原沱候舟,務須於近午時分抵達。因下行船隻優先下放,下行的船放盡,上行的舟才能由縴夫牽上,上灘該是近午時分了。
林彥與姑娘皆是第一次行走三峽,這幾天經過了不少灘峽,覺得並不如傳聞般可怕。像南北兩虎頭灘,當地人說魚鱉不能遊,其實並不算兇險。但到了這裡,聽到了如雷水聲,這才知道真的到了險峻處了。
他倆曾橫渡龍門天險,但看到了新灘,龍門天險又算不了什麼啦!至少龍門的江流中,沒有千奇百怪的巨石森列中游,沒有撞毀的顧忌。
船上共有二十位旅客,數十擔江南土產,板主忙得不可開交,下貨點貨、僱請夫子、找主事人請數十名縴夫牽纜……旅客的一切,只有自己處理了。
村中相當熱鬧,十餘艘早到的船,帶來了兩三百位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