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安哼了一聲:“你以為本殿像你,來宋就是為了和親?”
雖然吐蕃沒有說是來宋和親。
但一個公主來,除了和親還能幹什麼?
大家都預設了拉姆來宋不會再回吐蕃,最後的結果就是和親,但最後的結局是不是和大遼的那位長公主一樣,就不好說了。
拉姆面色不變,倒是穩得住。
“太子殿下,你此番出行,想必在國內的其他皇子正是爭相暗鬥之時,其他的倒不必放在眼裡,但那位二皇子,乃貴妃所出,無論是身份呢還是母族勢力,比你也不差,說句難聽的,你要是在大宋出個什麼事,於他最為有利。”
這個李世安不是沒想過。
所以來的時候,他也做了萬全的準備。
不過拉姆說的也不算是危言聳聽,萬事都沒有絕對。
“可若是,殿下不僅將兩國往來貿易的事情敲定下來,又算計了二皇子,斷他繼承大統的路,豈不妙哉?”
李世安還是沒明白拉姆究竟想要說什麼。
“看來殿下還不明白我這話中的意思。”拉姆道,“殿下可以在宋為二皇子殿下求一門親事,若是成了,大宋的閨女,必然不會是妾室,必定是正兒八經的皇子妃,但你們交趾國不是有條不成文的規定,皇子若是有外族妻子,是不能繼承大統的。”
李世安聽完眼睛都亮了。
確實妙啊。
“拉姆公主替本殿出這個主意,想要什麼好處?”
“好處?暫時還沒想好,不過多一個朋友多條路,到時候本公主想要做什麼事,還請太子殿下鼎力相助。”
李世安起身,得意的勾唇:“投桃報李,本殿還是懂的。”
從拉姆的院子回到自己的院子,李世安滿腦子都是該選哪個貴女合適。
公主是不可能的。
一個是沒有合適年紀的,二是如今大宋這麼強盛,怎麼會將公主嫁給老二。
那不是公主,接下來就是宗室的郡主。
李世安盤算來盤算去,突然想到在城門迎接他的宣王。
“盒子拿過來。”
盒子裡面放的就是宣王的資料,越看李世安覺得越有戲。
“宣王的小女兒,與老二年紀相仿,這身份嘛也合適。那個顧子淵,他不是也有個長女還未婚配,顧子淵雖然不是一品親王,但他是太傅啊,還是樞密使,他女兒也是京都數一數二的閨女,也可以考慮。”
顧卿爵夫妻兩要是知道李世安將主意打到顧言笑身上,親自套麻袋先打一頓,肯定是能做出來的。
四方館的動靜,瞞不過耶律洪基。
不過暫時還猜不出李世安和拉姆兩人因為什麼“勾搭”上。
宮宴的時辰到了。
冷中彥早就候在四方館門口,等著接他們三位入宮。
耶律洪基和李世安最先出來,拉姆是女眷,在妝面上是要多花些時間,幾人等了半刻鐘才出來。
“讓遼主和殿下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