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的市場不同於平時的繁華,顧客不多,但往來的送貨車依舊織出一片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
冷冽的空氣還沒被汙染,透著一股別樣的清澈,空氣中隱隱浮動著新鮮蔬菜特有的清爽,再往裡走,就又多了一股肉類的葷腥。
大清早的,年輕姑娘帶著攝像師過來確實挺稀罕,路過的地方有不少商戶都停下來觀看,時不時的還招呼一兩聲。
“五花肉,剛殺的豬,新鮮!”
“大骨,下水,熬湯最補了!美女,給你算便宜點!”
過去的三期中,只有有過專業廚師經歷的周南跟她一樣在早上來過市場,剩下的陳夕遠和馮京都無一例外的睡到日上三竿,然後就近去超市一次性解決材料問題。
要知道菜市場這種地方,絕對跟乾淨整潔之類的形容詞扯不上關係:
空氣中若有若無的濁氣,地上一片片的小水窪,水產區濃烈的腥氣,肉鋪大塊大塊紅白相間的生肉……
所以,哪怕不是刻意的,當攝製組得知楊柳竟然要親自去菜市場選購食材時,大家心頭冒出來的差不多都是:
啊,有好素材了!
對生肉和動物內臟、頭顱望而生畏什麼的,被一條活魚嚇得驚聲尖叫什麼的……
剪輯之後一播,多喜感多有爆點吶!
然而下一秒導演就發現自己的如意算盤,貌似落空了:
世人眼中的嬌氣小公舉楊柳小姐步伐堅定,神色從容,遊刃有餘的穿梭在各攤位之間,時不時還會停下來“望聞問切”,甚至伸手捏!
早晨的菜市場內部光線很差,剛才隔得又遠,大家只是看見有一隊疑似記者身份的人過來,並不清楚來的究竟是誰。這會兒楊柳站在攤位前,上方懸掛著的燈將她的五官照了個纖毫畢現,那位賣肉的大叔頓時就驚訝了:
“哎呀,你不是那個,那個誰,”畢竟有代溝,大概平時楊柳演的影片他看的也不多,抓耳撓腮的想了老半天才雙手一拍道,“那個楊柳麼!”
不等楊柳點頭,隔壁鋪子裡探出頭來看熱鬧的大爺就好奇的問了句,“什麼楊柳?”
大叔一下子就樂了,大聲解釋道,“平時就跟您說了,資訊時代,得緊跟潮流!楊柳,大明星!演電影兒的,可紅了!”
大爺迷迷瞪瞪的哦了聲,又盯著楊柳露出來的半張臉瞅了會兒,然後就一轉身,興致勃勃的衝身後一群看熱鬧的人宣傳道,“什麼記者,人家是大明星,演電影的,不知道了吧?”
楊柳:“……”
您剛才也不知道啊!
剛還有些冷清的菜市場一下子就熱鬧起來,世人愛看熱鬧的屬性瞬間被啟用,無數人都開始竊竊私語,議論內容簡直花樣繁多:
“大明星?什麼大明星?”
“演電影的,我得過去看看,你們去不去?”
“嗨,咱又不追星,看什麼……哎你倒是等等我啊!”
“等我把電話打完,我家姑娘前陣子可不就跟我抱怨,前兒的什麼見面會沒去成麼,嘿嘿,今兒人家不就過來了?誰跟他們似的花那個冤枉錢,巴巴兒地翻山越嶺跑過去看……”
不過短短几分鐘,肉鋪周圍就迅速聚攏起一大票圍觀群眾,以手機為主的各種拍攝裝備紛紛亮相,一條條胳膊憋著勁兒的比高,抬頭望去,頗有種鱗次櫛比的震撼。
好在會在這個時間段出沒於菜市場的,基本上都是大叔大媽級別,他們對楊柳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幾分鐘前剛得知的“演電影的大明星”層面上,這會兒圍觀也就是覺得稀罕,方便日後跟老朋友們嘮嗑的時候炫耀自己也見過明星啥的。
對他們而言,什麼明星效應,沒準兒還不如隔壁超市雞蛋打折的吸引力大……
楊柳太清楚這種心理了,想當年新科狀元橫空出世,騎著御賜的高頭大馬、帶著大紅花滿京城走的時候,看熱鬧最兇猛、討論的最大聲的也是類似的平民大媽們,可一轉頭忘得最快的也是他們……
因為這類人最實際,對現實認識的也最清楚:反正狀元、明星啥的辣麼高高在上,自己這種平頭百姓跟他們根本就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免費看看熱鬧、磨磨牙也就罷了,要是讓他們花錢?門兒都沒有!反正最後都落不到自己家裡來麼!
主攝影師a和後一輛車上下來的副攝影師b分工合作,一個拍攝民眾反映和周圍環境,一個主要拍攝楊柳的反應和跟他人的互動,剩下的工作人員就幫忙維持秩序。
就見楊柳跟群眾們笑著打了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