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益率=(交易頻率×2X)+Y+(Z×市場平均收益率)市場平均收益率其中:X為包括買賣價差在內的佣金成本平均值;Y為基金管理費與保管費;Z為基金經理人希望達到的收益率。

根據這個計算公式,當股票交易頻率超過200%時,每一次交易都必須高出市場平均收益率幾個百分點,才能保證達到股市平均收益率。

1998年,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兩位教授的研究,同樣證明了這一結論。兩位教授透過對1990年至1996年末美國78000個家庭連續7年的股票交易記錄進行研究發現,他們的股票投資平均收益率為,略微高出的市場平均收益率。可是在扣除股票交易佣金後,淨投資收益率就只剩下了,比市場平均收益率低個百分點。

進一步研究發現,股票交易次數越多的家庭,投資回報收益率越低——其中,交易次數最頻繁的20%的家庭,年淨投資收益率只有;交易次數最少的家庭,年淨投資收益率高達。

不要小看這幾個百分點的細小差別,根據複利作用原理來推算,10年、20年之後它們之間所導致的最終投資回報將會相差千萬倍。

另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國外,股票交易是要徵收所得稅(稱之為資本利得稅,美國的資本利得稅率為股票盈利部分的34%)的。

在我國,目前還沒有開徵這項稅種,如一旦開徵這項稅種,就意味在每一次賣出股票後,如果賣出價格超過買入價格,就要把其中的相當一部分以資本利得稅的形式交給稅務部門;只有在股票交易虧損時,因為本來就沒有資本利得,所以才不用交納這筆資本利得稅。

無論是否需要納稅,對於投資者來說只擁有一項主動權,那就是是否需要賣出股票、什麼時候賣出股票、賣出多少股票。減少股票交易次數,不但能推遲交納資本利得稅的時間,而且還能避免無謂損失(因為有時候股票賣出後股價可能會跌下來)。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89年年報中,就詳細說明了這一點。他說,如果他們當年年末將所有股票按市場價格全部出售的話,將要交納11億美元的資本利得稅;可事實上,這些股票並沒有賣出,所以政府也就沒有辦法向他們收取這筆利得稅。

由於伯克希爾公司並沒有賣出這些股票的打算,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筆本該交給政府的11億美元的資本利得稅,現在可以作為一筆自有資金,留給伯克希爾公司自由支配。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筆鉅額資金也可以看作是政府借給伯克希爾公司的無息貸款,不但不用支付利息,而且還款日期還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賣出股票,什麼時候才需要納稅、還款)。

【投資心法】每位投資者的回報率相差千萬倍,很重要的一條原因是股票交易成本不同、股票交易次數多少造成的,而不是因為投資組合不同。股票交易次數越多,收益率越低。

要學會拒絕市場先生的挑逗

我和芒格都希望長期持有我們的股票。事實上,我們希望與我們持有的股票白頭偕老。

——沃倫·巴菲特

【巴菲特投資策略】

巴菲特認為,買股票就像一樁婚姻——長期持有,就相當於終身廝守、白頭偕老;隨時隨地想丟擲這隻股票,實際上就像面對的是*人,隨時隨地都想拍拍屁股走人。

他的投資哲學是,用永久婚姻的態度來持有股票,而不是以情人的態度,更不是*態度。

他說,在他眼裡,那些頻繁交易的投資者都是投機者。他說,如果把這些人也稱為投資者,就好像把經常體驗*的人稱為浪漫主義者一樣地荒謬。

從這個角度看,好股票就應當具有這樣的特點:能夠拒絕市場先生的誘惑,這就像好女人能夠拒絕*一樣重要。

巴菲特說,股票投資的秘訣其實很簡單,歸根到底,只要在適當的時候挑選好的股票買入,只要它們的質地沒有發生根本變化,就一直持有下去。他經常說:“我們喜歡購買企業。我們不喜歡出售,我們希望與企業終身相伴。”

巴菲特曾經公開表示,有3只主要股票他希望永久持有,這就是美國/首都廣播公司、政府僱員保險公司、華盛頓郵報。什麼叫永久持有呢?他進一步解釋說,就是即使這些股票的價格高得離譜,伯克希爾公司也不會出售這些股票。

巴菲特表明的這個觀點,在過去已經被實踐表明,那就是伯克希爾公司直接控股的兩傢俬人公司喜詩糖果公司、布法羅晚報公司,過去有人以遠遠高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