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部分(2 / 4)

比中國,眾寡不敵,工拙不侔,然而彼攻有餘,我守不足。蓋彼之號令由將,而我之節制在朝,彼之兵眾合併而我之部分離析故也。所謂蓄斂乖宜者,陛下頃設就軍、和糴之法以省運,制與人加倍之價以勸農,此令初行,人皆悅慕。而有司競為苟且,專事纖嗇,歲稔則不時斂藏,艱食則抑使收糴。遂使豪家、貪吏,反操利權,賤取於人以俟公私之乏。又有勢要、近親、羈遊之士、委賤糴于軍城,取高價於京邑,又多支充直。窮邊寒不可衣,鬻無所售,上既無信於下,下亦以偽應之,度支物估轉高,軍城谷價轉貴。度支以苟售滯貨為功利,軍城以所得加價為羨餘。雖設巡院,轉成橐。至有空申簿帳,偽指倉,計其數則億萬有餘,考其實則百十不足。”

'17'陸贄進言認為,邊疆的儲備不充足,是由於處理不恰當,對糧食的儲積和徵收都不合時宜,他大略是說:“所說的處理不恰當,指的是戍邊計程車兵不由守邊的將領管轄,守邊的將領不由元帥統領,以至於有時對同一城中的將士,同一軍中的官兵,朝廷都分別派遣中使監督,是按不同的詔旨委以職任。朝廷所劃分的軍鎮綿亙在遠屆千里的土地上,無法相互統屬;沿著邊疆佈置了十萬軍隊,沒有設定主謀的人物。每當有敵寇前來,也正好是自己內部傾軋瓦解之時,及至得到朝廷徵調的軍隊前來救援時,敵寇已經取得勝利,罷兵而歸了。吐蕃與大唐相比,眾多與寡少不相匹敵,工巧與拙笨不能對比。然而吐蕃發動進攻,還有餘力,我軍處於防守,仍然力量不足。其原因大概就在於他們釋出命令是由將領掌管,我軍的排程管束卻由朝廷控制;他們的兵力合成一個整體,而我軍的各部卻是分散的。所說的對糧食的儲積和徵收都不合時宜,指的是前不久陛下規定由官府前往軍屯處收購糧食以便節省運輸的辦法,命令付給人們加倍的糧食價錢,以示勉勵農耕的措施。這一命令實行的初期,百姓們都是悅服而嚮往的。然而,有關部門爭相得過且過地混日子,專門幹瑣屑慳吝的事情。年景豐收時,有關部門不肯將糧食按時徵收並儲存起來;五穀欠收時,他們卻強行指使有關人員收購糧食。於是,使豪門富室、貪官汙吏反而掌握了財利的權柄,用賤價向人們收購糧食,等到公家與私人缺糧時再賣出去。加之,有一些權勢之家、親近寵幸之臣、遊食之人委託軍鎮低價收買糧食,再運往京城,高價出售。而且人們往往支付葛布麻布充當糧食的價值,致使荒遠的邊疆在嚴寒季節穿不上衣服,買不到布料。既然上面對下面不講信用,下面也就以欺詐回報上面。度支規定的物價變得高了,軍鎮的谷價就變得貴了。度支透過隨意售出滯銷的貨物獲取利益,軍鎮從糧食的加價中得到額外的收入。雖然設有巡院訪查各地,實際上巡院反而成了藏汙納垢之所,以至於有人憑空申報帳目,虛指糧食儲存,計算糧食數額雖然超過億萬,考核存糧的實況卻不足十分之一。”

又曰:“舊制以關中用度之多,歲運東方租米,至有鬥錢運鬥米之言。習聞見而不達時宜者,則曰:‘國之大事,不計費損,雖知勞煩,不可廢也。’習近利而不防遠患者,則曰:‘每至秋成之時,但令畿內和糴,既易集事,又足勸農。’臣以兩家之論,互有長短,將制國用,須權重輕。食不足而財有餘,則弛於積財而務實倉廩;食有餘而財不足,則緩於積食而嗇用貨泉。近歲關輔屢豐,公儲委積,足給數年;今夏江、淮水潦,米貴加倍,人多流庸。關輔以穀賤傷農,宜加價以糴而無錢;江、淮以谷貴人困,宜減價以糶而無米。而又運彼所乏,益此所餘,斯所謂習見聞而不達時宜者也。今江、淮鬥米直百五十錢,運至東渭橋,僦直又約二百,米糙且陳,尤為京邑所賤。據市司月估,鬥糶三十七錢。耗其九而存其餒彼人而傷此農,制事若斯,可謂深失矣!頃者每年自江、湖、淮、浙運米百一十萬斛,至河陰留四十萬斛,貯河陰倉,至陝州又留三十萬斛,貯太原倉,餘四十萬斛輸東渭橋。今河陰、太原倉見米猶有三百二十餘萬斛,京兆諸縣鬥米不過直錢七十,請令來年江、淮止運三十萬斛至河陰,河陰、陝州以次運至東渭橋,其江、淮所停運米八十萬斛,委轉運使每鬥取八十錢於水災州縣糶之,以救貧乏,計得錢六十四萬緡,減僦直六十九萬緡。請令戶部先以二十萬緡付京兆,令糴米以補渭橋倉之缺數,鬥用百線以利農人;以一百二萬六千緡付邊鎮,使糴十萬人一年之糧,餘十萬四千緡以充來年和糴之價。其江、淮米錢、僦直並委轉運使折市綾、絹、、綿以輸上都,償先貸戶部錢。”

陸贄又說:“依據原有的制度,由於關中費用浩繁,每年都需要從東部地區運輸租米,以至於有一斗錢運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