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人能說清究竟是尼庵還是道觀。那個被尤三姐自刎震撼得迷迷茫茫的柳湘蓮,急憤中跟著一個“道士”出家了。奇怪的是,走前竟把滿頭“煩惱絲”、也就是頭髮一揮而盡。和尚剔發並不奇怪,但她跟的是道士啊,而道教從來就沒有剔發的教規!

其二,書中那些身份明確的和尚與道士,卻往往不是好人。水月庵(饅頭庵)的那個老尼姑,為了弄幾兩骯髒銀子,竟然行賄王熙鳳,硬生生拆散了張金哥的姻緣,致使兩個年輕的戀人雙雙自殺。須知,在我國封建社會,有著“寧拆十座廟,不拆一個婚”的傳統道德觀,顯然,這個可惡的老尼姑,是個喪心病狂的惡魔!她的弟子智慧兒,長期跟著秦鍾做“風月勾當”,也是個典型的不守清規者。後來,她又把大觀園中的“小戲子”芳官拐來使喚,《紅樓夢》作者明確交代了她的拐人動機,那種惡毒的心理,與佛家度人的心理是絕對不相容的!

書中的僧尼可惡,道人的行為也是半斤八兩。寶玉的那個“寄名乾孃”馬道婆,竟然主動勾引趙姨娘,對自己的乾兒子實行“魘魔法”,幾乎沒要了寶玉和鳳姐兩條小命!清虛觀的張道人,在教中的身份是很高的,又是國公爺的“替身”,從他在“打醮”中的言談舉止看,一副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老世故、老滑頭嘴臉暴露無遺。天齊廟的王道士,不僅給寶玉出了那個令人可氣又可笑的“妒婦方”,並且還懷疑寶玉在“房事”方面有什麼問題,主動提出要給寶玉配“滋助”的藥,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壯陽藥。一個出家人,在“房事”方面深有研究,其德行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三,書中表現的宗教活動和宗教思想,有著三教合流的深刻印記,特別是“莊禪”思想的影響十分深刻。佛教本來是外來宗教,但在中國的傳播發展中,逐步融入了一些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特別是老莊的玄學思想。所謂的“莊禪”,就是這樣一種佛家禪宗思想與老莊玄學思想雜交的獨特宗教教義。

在《紅樓夢》中,寶玉,寶釵,黛玉等年輕男女,雖然涉世未深,但卻對這種“莊禪”十分熟悉。讀者印象最深的情節,大概要數“寶玉參禪”那一段。寶玉本意要在姐妹之間左右逢源,但結果卻是各方都不討好。心灰意冷之餘,下意識地去“剿襲南華《莊子因》”,大寫了一段“無我原非你,從他不解伊,……回頭試想真無趣”。寶釵為此大講了一通禪宗“五祖慧能”的故事,並擔心寶玉“悟了”,黛玉卻斷然說他“悟不了”,一頓“爾有何貴,爾有何堅”,問得寶玉無言以對。可見,釵黛兩個女子,莊禪知識似乎比寶玉還深厚。莊禪思想在當時深入人心的狀況,就可想而知了。

其四,書中反映出來的非宗教人員如果想加入宗教隊伍,似乎是非常容易的,無須什麼批准手續,隨時隨地都可以“出家做和尚”或者當道士。《紅樓夢》開篇那個甄士隱,在窮途末路時,與跛腳道人對上一段“好了歌”後,大徹大悟,搶過道人的褡褳背上,便跟著道人“飄然而去”了。柳湘蓮在三姐自刎後,急痛攻心,迷迷茫茫中,便跟著道人不知往哪裡去了。水月庵老尼姑,可以隨隨便便就把芳官這樣的女孩子拐到庵裡;貴族小姐惜春,在看破紅塵之後,也可以自由地穿起僧尼服裝,當起“出家人”來。其實,在我國封建社會,不論僧道,收錄弟子門徒,都是有嚴格規矩的,也不是隨便就可以實行的,關於這點,後文再論。

。 想看書來

《紅樓夢》歷史情結(5)

二、明清兩代宗教歷史勾沉

《紅樓夢》反映的宗教生活,是清朝初期的現實反映。由於清朝是關外滿族入關建立的政權,其宗教政策,除了受滿族帶來的喇嘛教和薩滿教影響外,還必然對從明朝沿襲下來的中原佛教、道教進行調整規範。因此,要想研究清楚《紅樓夢》展示的宗教生活,必須對明清兩代的宗教沿革,作以簡要的回顧分析。

明太祖朱元璋小時曾出家當過和尚,大概對佛家廟宇中的生活比較熟悉,對其中的一些黑暗之處也不會陌生。雖然在他爭奪江山的戎馬生涯中,非常注意利用宗教的影響,大膽使用一些宗教人士,如周顛、鐵觀道人等。但他當了皇帝之後,出於加強世俗統治的需要,卻對宗教採取了嚴格的規範限制政策。據《明史》記載,他建立的主要宗教制度有:一是對天下的僧道人員從嚴管理,若“犯與軍民相干者,從有司懲治”。二是對寺廟宮觀等宗教場所的裝飾以及僧道人員的服色器物,由禮部統一規定,嚴禁愈制。三是嚴禁僧道人員生活奢侈,如果在“齋醮”中“恣飲食,有司嚴治之”。四是減少寺廟道觀,限制出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