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選擇標準:
第一,要看這個產業的規模。不夠規模的產業不可能成就一家大的公司,著名的跨國公司都是在一個有規模的產業之中成就的。例如,現在的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和幾個兄弟創業時,創辦的漣源焊接材料廠每年有過億元的收入,上千萬元的利潤。這足以令幾個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的創業者感到滿足,但梁穩根卻始終在琢磨,他們和同在湖南的遠大空調幾乎同時起步,為什麼人家短短几年就做到20多個億,他們卻始終在1億左右踏步?他覺得根本問題在於市場的容量,在於行業的選擇。“做這個行業(焊接材料)花的精力太大,回報太小。”於是,1993年,梁穩根開始研究混凝土輸送泵等工程建築機械,進入向來只有國企涉足的行業——重型機械製造領域。現在,三一集團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機械製造基地,佔有50%的國內市場份額,在重工製造領域這個大產業中找到了成功之路。
第二,要看這個產業的組織結構。產業組織結構是指同產業或市場內企業之間的結構和關係,既包括企業規模和規模結構,即大中小型企業各自的比重和市場競爭關係;又包括生產經營同類產品的企業間相互分工和協作的關係。 一些企業家有時會犯常識性錯誤,選擇產業時都選擇成長性很好的產業。但實證性的分析證明:高成長產業並不意味產業中的廠商生活得最好,而一個長期沒有成長的產業裡卻有許多做得好的公司,比如,可口可樂、麥當勞。而中國的旅遊業,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保持20%以上的成長速度,未來發展前景也一定更好,但中國旅遊企業卻沒有賺錢的。這是由這個行業內部的競爭結構造成的,無序競爭的局面根本不適合大公司生存。
第三,要看進入這個產業有沒有現實的盈利模式?這個產業的利基總量到底有多少?在這樣的總量中,需要投入多少?用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才能達到一定的市場份額?賺取多少利潤?例如,在網際網路行業中,盛大很早就開始了盈利的商業模式。它的投資主要是獲得遊戲授權或者開發遊戲,遊戲如果受到歡迎,增加使用者的邊際成本幾乎就是零,印製新的預付卡就像是印錢一樣。隨著幾分錢幾分錢的積累,盛大幾乎從2001年組建以來就一直盈利。陳天橋也因此成為中國最富有的人。
第四,要看這個產業的資源和資產是如何分佈的。如果想進入一個行業,一定先要研究這個行業的資源和資產是如何分佈的,如果沒有資源就不要進入這個行業。例如,莊吉集團在服裝經營過程中,積累了國際貿易經驗,看到全球貿易帶動了遠洋運輸業的快速發展,船舶需求量巨大:目前我國承接全球船舶訂單量在世界排名第一;國內一些船舶製造企業訂單甚至已接至2010年。於是,2006年9月起,莊吉先後收購、兼併了樂清凱澤船業、鑫煌船舶、遠東船舶等三家船業公司,斥資8億元進軍船業。莊吉現已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等船舶公司合作,並承接了來自巴拿馬、希臘的精品船訂單。目前,莊吉服飾年生產能力為100萬套(件)男裝(2007年產值18。5億元);全部完工後的莊吉船業,年生產能力為30萬載重噸(按每萬載重噸8千萬元計,產值約為二三十億元)。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三節 戰略的本質是選擇、定位和佈局(4)
第五,要看這個產業的管制情況是怎樣的。政府的產業政策都會影響行業的結構規模和利基。此外,也不能只看這個行業現有的地位,要看在產業結構變遷中處於什麼位置,是處於變革中的領導地位,還是被淘汰的地位。例如,對監管政策極其敏感的電信行業,監管政策的一個微小改變,通常就可引起百億甚至千億財富的流向和重新分配,也可能決定不同技術、公司的興衰。
第六,要看這個產業的技術走勢。這個產業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誰的手裡?如果進入這個產業,能不能透過併購等方式擁有這個產業的核心技術,或者未來的核心技術?這也是選擇產業前必須考慮的。例如,路明集團的一項核心技術是發光晶片,這項技術就是從美國併購得來,透過消化吸收再創新,讓路明集團成功整合了發光晶片的核心技術,一舉使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核心技術步入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在進入一個產業之前,還必須研究目標行業和現在行業之間的協同和呼應。發揮產業協同效應就是在整合企業的各種資源,形成完整的產品鏈和服務鏈,是企業內部資源的優勢互補。隨著人們消費越來越理性,品牌消費觀念越來越強,從賣產品到賣生活方式,由大品牌來提供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