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之喻,都是將硯視為文人安身立命的儔侶,其實用價值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硯又是文人士大夫的清玩之物,米芾著有《硯史》,蘇易簡著有《硯譜》,對硯之種類、性質、造型、源流論述甚詳。歷代文人收藏硯者不計其數,所謂百硯閣、萬硯樓之稱常見於室名別號之中。清代揚州八怪之金冬心(農)收藏古硯甚富,自號“百二硯田富翁”,而其收藏又安在哉?宮廷藏硯自宋以來風氣始開,至清尤甚。據《西清硯譜》所載,歷代名硯和名家所用之硯悉數網羅其內,上迄晉唐,下至明清,名人如唐之褚遂良,宋之蘇軾、米芾、陸游、文天祥,元之趙孟、黃公望,明之文徵明、董其昌皆見於著錄,誠為洋洋大觀。
從硯的形制來看,無論澄泥硯或石硯都沒有一定的規格。從歷年出土的秦漢石硯看,與唐以後的石硯有很大區別,還或多或少保留了先秦用石研子研墨的形式。漢代陶製圓硯,一般下部有三足,從山東、安徽和江蘇徐州漢窯出土的陶硯中也偶見附帶硯盒的珍品,硯盒多為銅製,也有漆器,或刻有云紋,或繪有鳥獸圖樣。徐州出土的銅硯盒並嵌有珊瑚、松石,色彩絢麗,說明漢代所用的硯已不但具有實用性,也同時有較強的觀賞性。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硯形大多承襲漢代圓硯形式,但在材料上卻有所變化,這時出現了圓形瓷硯,也即陶坯燒瓷工藝製作,形式也多為三足。南北朝時期的圓硯還有下部裝有一圈足柱的,又稱為辟雍硯。此外也出現箕形的風字硯,這種箕形的風字硯一直延續了千年之久,後世仿造者很多,唐以後端歙二溪的石硯和山西絳縣的澄泥硯也有不少採用了這種風字形式。
宋代以來,硯除了注重石材的溫潤和紋理的秀美,形式更為多樣,在一般的長方形平硯和抄手硯外,還有特製的石渠硯、蘭亭硯、雜形硯等。明清之際,樣式尤為繁多,如鐘鼎、古琴、竹節、花樽、月牙、馬蹄、荷葉、靈芝、古泉、圭笏、蟾蜍等諸多式樣。在名磚瓦硯和澄泥硯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漢魏之未央、銅雀、石渠等名磚瓦外,自唐宋以來之六螭、虎符、黼黻、澄泉、結翠、伏犀等澄泥硯都很著名。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潤墨濡毫是硯田——說硯(3)
端硯之美除了肌腠紋理之外,尚注重石眼,如鴝鵒眼、鸚哥眼、雀眼、貓眼、鳳眼等。中國歷史博物館藏有宋百一硯,即是硯底部有一○一顆圓形石眼的端硯,得之於北宋端溪老坑,紫色,為長方抄手硯,右上方鐫刻“陸氏家藏”篆書,右側鐫有乾隆七言韻詩。見於清代《西清硯譜》著錄,為收藏家蘇厚如先生捐獻,堪稱端硯中之瑰寶。番禺何氏所藏端溪岩石下坑石琢磨之“青蛙”硯,巧用石眼,啄為荷葉青蛙,石質清潤,叩之有聲,也是圓潤異常。
古人對硯極為重視,凡獲美石,必擇良工因材施作。石材之形象、尺寸之大小、紋理之疏密、石眼之高低,都是考慮的因素。無論材質大小,加工務求精美,取名必致典雅。或取其端正方直,或就於隨形質態,都能製作得體,宛如天然。既是一種形狀,也有變化不同,如風字硯,就有垂裙風字、平底風字、附腳風字、琴足風字種種。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我曾就古硯源流和形制等問題請教過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室的石志廉先生,獲益匪淺,石先生不僅對硯石有深入的研究,還精於蛐蛐罐的考索和鑑別,堪稱是此道中的專家。
硯是歷代文人大夫的雅玩,硯之銘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人以銘文作為判斷和鑑賞古硯的重要依據。因為銘文的內容大多涉及題為金農“百二硯田富翁”的抄手硯,抄手硯始於宋代,又稱插手硯,硯底與硯牆形成空隙,可將手插入抄底托起是硯的源流,鐫有收藏和使用者的名字或室名別號,也有對是硯的讚頌題詠,其位置多鐫於硯身兩側或硯的底部,也有鐫於硯盒上的。如是經過幾代人鑑賞,也會像書畫一樣,有不同時期的題跋,這些銘文對古硯的鑑別確能起到重要的參考,但不是唯一的依據。我曾親耳聽元白(啟功)先生說過,有銘文的硯幾乎一半是靠不住的,原因就是舊時文人過於注重硯的名人效應,於是作偽者投其所好,專在硯銘上下工夫,以求售得高價。其實銘文之雅俗,鐫刻之功力,硯主人行年事蹟之考證,都是需要綜合參考的。眼下市場上許多有銘之硯文辭粗陋,法書惡俗,更兼鐫刻刀法漂浮澀滯,一望而知是低等贗品。大凡古硯名硯,一入收藏家之手,大都捨不得使用,經歷年玩摩,也會形成包漿,於是新硯舊硯,入眼就會有所鑑別。
宋硯中有少量就其原式而用之者,略加雕刻,往往謂之天硯,這種天硯並非不加打磨,只是做得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