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關係的一個典型象徵。我們需要設法解開這些影片中的秘密,如果做好了,就會有極大的滿足感。不過,那樣也很容易搞砸了。巨大的票房收入目標很容易破壞保持導演視角完整性的某種平衡。如果你想解剖一部影片,這裡改改那裡變變,不懂得及時打住,可能會讓奇妙的香港武術在被配音搞壞、變成米拉麥克斯主打產品後翻船。哈維·溫斯坦堅持說:“我們從不為了修改試映這些影片。”但是,從1993年到1999年在米拉麥克斯後期製作部門工作了6年的戴安娜·託德(Diana Tauder)說:“米拉麥克斯會做一些市場調查或觀摩放映,然後,我們會根據觀眾對影片的觀感重新剪輯。我知道自己的工作不是很道德,但卻會讓這部影片賺更多的錢。我覺得,很多時候還是做得比較成功的。”由於讓觀眾在製片中發揮一種創作性角色,哈維走上了一條把嚴肅電影——包括外國電影、獨立電影、藝術電影等等——引向死亡的不歸路。那裡將是一片乾旱的沙漠,除了以尼爾森排行榜為主導的電視網外什麼也不生長。一句話,哈維在對外國電影進行類似於麥當勞的那種米拉麥克斯化改造。
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出於長度或者適應美國人欣賞習慣的需要——剪裁影片都是一種粗暴的行為。伯金說:“我們從來沒有幹過這種事情,不過,我們會對導演們說:‘你可以告訴我們,你認為怎樣才能實現溫氏兄弟想達到的目標。’他們理解後情況會好很多,因為他們知道這一步是難免的。”
哈維聘來的許多年輕的畢業生在學校養成了尊重電影作者的習慣。雖然他們認為自己修改影片是在幫助導演,但仍然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不能寬恕。“一點都不輕鬆。”伯金說,“我有時想,剔除掉那些成就某部影片特質的成分僅僅只是為了加快影片的節奏。這種想法已經成為我的一種本能,我一直為此感到痛苦。”伯金在這種壓力下都上火潰瘍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憤怒的藝術家 1989(18)
戴安娜·託德也有同樣的感覺:“我感覺這就像帶走別人的孩子還告訴父母,我會對他做個手術,而父母們認為孩子一點毛病都沒有。他們中許多人都是非常有才華的導演,顯然是在從事藝術創作。也許慚愧是對我的感受的最貼切的表述。我在這裡工作到最後時意識到,要想做創造性工作就不能走這條路,因為自己不過是在對其他導演的作品進行再加工而已。”
哈維差點跟伊斯梅爾·麥錢特來了一場拳腳之戰。由麥錢特製片、他的合夥人詹姆斯·艾弗裡(James Ivory)執導的《布里奇夫婦》(Mr。&)造價不菲,有保羅·紐曼和喬安妮·伍德沃德(Joanne Woodward)等明星出演,根據埃文·康乃爾(Evan Connell)的兩本書改編而成。影片由Cineplex Odeon出品。米拉麥克斯根據演員配置和麥錢特/艾弗裡的御用作家魯思·普勞厄·傑哈布瓦拉(Ruth Prawer Jhabvala)的劇本付了400萬美元。“我喜歡魯思。”哈維說,“她是這個三部曲的天才編劇。”這兩位導演對溫氏兄弟的名聲早就很瞭解,但是根據合同,艾弗裡擁有最終剪輯權,所以他們很自信,認為有靠山。哈維和鮑勃曾來過堪薩斯城的外景地,兩人非常熱情,據麥錢特和艾弗裡回憶,溫氏兄弟說:“真是太好了,我們很高興能跟你們合作。”接下來的一切還算比較美妙,但到米拉麥克斯看完影片後一切都不美妙了。
艾弗裡已對結尾做過修改。他讓布里奇太太坐在車裡朝外面喊:“有人嗎?”這時大雪在她周圍無聲地飄落著。劇本閃回到他們的婚禮,然後在一種更為高亢的氛圍中結束。麥錢特說:“他們覺得這時如果保羅·紐曼出現的話也許會更好,挽著她的胳膊走進去,再來點輕柔的音樂,這樣美國觀眾就會感到很滿意。”
新影公司以及麥錢特/艾弗裡的其他任何發行人員都不曾做過試映,所以,米拉麥克斯對《布里奇夫婦》進行試映影片時,這兩個老搭檔感到很吃驚。多年來,他們養成了一種自視很高的毛病——當然這是有道理的——加上又拍過《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自認為無需在特定人群進行試映測評。但溫氏兄弟一意孤行,在紐約的巴黎影院試映了《布里奇夫婦》。據哈維回憶:“這次放映反響很差,尤其是結尾。大家感到很壓抑!”
在特里貝卡辦公樓會議室裡舉行的導演會議上,哈維堅持說:“我們必須得修改。”麥錢特這位獨立界戰場上的倔強老兵不習慣被差來遣去的。他告訴溫氏兄弟:“修改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