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子草草抹了幾下桌面,才從徐仲昭的手裡接過椰殼碗,只見切成塊的土豆、胡蘿蔔、洋蔥、肉塊被煮得爛熟,黏糊糊地澆在白米飯之上,看上去紅紅黃黃,色彩鮮明,聞起來也是異香撲鼻,分外能勾起人肚裡的饞蟲。饒是徐霞客這等慣於餐風露宿,不怎麼講究飲食的驢客,一時間也不由得食指大動,“……仲昭兄,不知此乃何物?”
“……此乃是天竺特產的咖哩飯,據說是唐三藏和釋迦摩尼都喜歡吃的玩意兒!”
徐仲昭一邊在石桌旁坐下,一邊對徐霞客介紹說,“……為兄在集市上的一個飯鋪裡看著新奇,就買了兩碗過來。哎,說來也不怕老弟你笑話,為兄今兒本來是想去看看那天竺舞姬的歌舞,飽一飽眼福的。誰知過去一瞧,今天上午那一場已經演完了,下一場得等到午後。於是尋思著既然一時間看不上天竺歌舞,就先嚐嘗天竺飯菜也好……嗯嗯,果然味道不錯,雖然有點辣……你也快趁熱嚐嚐!”
看著族兄徐仲昭已經稀里呼嚕吃得起勁,徐霞客笑了笑,也從自己的袖子裡摸出一雙竹筷,捧起熱騰騰的咖哩飯,就要大快朵頤。不料眼光偶然一掃,卻發現遠處的博鋪市鎮上空,一縷黑煙正在嫋嫋升起……
“……誒?仲昭兄,你快看啊,那邊是怎麼回事?莫非是……失火了?”
359。第359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
第五十章、八方風雨會瓊崖(四)
PS:前兩天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又趕上夜裡連續加班,實在沒工夫碼字,故而停了一陣,在此道歉。
※※※※※※※※※※※※※※※※※※※※※※※
濃煙滾滾,火光沖天。木材燒裂開的蓽撥聲不絕於耳。
滾燙的熱浪迎面撲來,烤得路人幾乎無法靠近。
博鋪港的陳記布店,如今正沐浴在一片明亮烈焰的炙烤之中。
眼睜睜看著自己名下最能掙錢的一家店鋪逐漸化為灰燼,急得跳腳的陳老闆只得驅趕著他的夥計,一邊想盡辦法澆水救火,一邊趕緊搶救還沒著火的庫存貨物,把布匹和綢緞都搬到大街上堆起來。
從各處聞訊趕來看燒火的閒人看客,一時間在火場外圍了裡三層外三層,把原本就不算寬敞的街道給堵得水洩不通。但基於國人“各掃自家門前雪,莫管別家瓦上霜”的一般思維,眾人皆是袖手而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肯伸出援手幫忙救火者卻是百中無一。而陳老闆和一干布店夥計,則是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還有周邊幾家店鋪的老闆和夥計,也是一個個面帶憂色,如臨大敵。
——按照明朝人的一般經驗,由於城市裡房屋密集的緣故,這城裡的火災一燒起來往往就是一大片,絕不只是陳記布店一家的禍事。偏偏面對這般的沖天大火,任何業餘人士一時間都是無計可施。
就在這時候,專業救火的隊伍終於趕來了!
“……叮噹!讓一讓!叮噹!叮噹!讓一讓!咱們要去救火啊!”
隨著清脆的銅鈴聲和某位壯漢的吆喝,博鋪港今年新成立的消防隊拉著幾輛人力水龍車,奮力擠開一路上擁堵的人群,好不容易才趕到了火場。周邊商鋪的老闆頓時大喜,紛紛上前喝彩討好——跟後世消防隊的打扮裝束十分類似,這些被穿越者元老院招募和訓練的十七世紀消防員,同樣也穿著橙紅色的長袖外套,腦袋上戴著漆成紅色的鮮豔頭盔,胳膊上套著黃袖章,顯得很精悍的模樣。
雖然由於技術條件的限制,他們的裝備器械略顯寒酸了些,既沒有乾粉或泡沫滅火器,更沒有高壓水炮和駕著雲梯的消防車。甚至因為經費有限的緣故,連畜力車都沒有,只能靠人力拖著裝在幾輛板車上的手動唧筒到處跑,但好歹是正規的專業人士,隨著他們的到來,火場四周的圍觀眾也都鬆了一口氣。
不過,這支十七世紀的消防隊,有一個與後世截然不同的稀奇之處是,每一個消防隊員的制服背後,赫然繡著一個大大的“稅”字——沒錯,在臨高穿越者元老院的體制內,消防隊是掛在稅務機關下面的!
至於“有關部門”為什麼要如此奇葩地讓一夥稅吏來客串消防隊,請看下文便可知曉。
——看到專業救火人士已經趕來,附近其它商鋪的幾個老闆彷彿一下子有了主心骨,連忙湊了上去,諂笑著問好,還有人殷勤地送上涼茶等物,甚至還有人要請客的。而那位膀大腰圓的消防隊長,則一臉正氣地推辭了他們的殷勤,表示眼下救火要緊……然後在諸位店主夥計的阿諛奉承之中,帶領著一干手下對著陳記布店周邊每一家商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