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此,當陽官-縣太爺遇到不容易服罪的被告者,就會帶他們到城隍廟,在城隍爺前發誓,以證明自己沒有罪。而人們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時,也會到城隍爺前發誓,甚至斬雞頭立重誓。

而行政事務方面,除司罰惡之外,城隍爺也掌理獎善。同時,亦如警察一般,維護公共的安寧秩序,並掌管增進人民幸福利益的事務,以及授福與壽終正寢的人。

民間對城隍爺的信仰,也可以從下面的活動中看出來:

1。住廟袪病:古時候有的人生病時,認為自己的病是受到外來邪魔所影響造成的,於是就會到城隍廟裡去住,尋求城隍爺的保護。

2。審夜堂:城隍爺是陰間的司法官,因此有的人遇上惡鬼纏身時,就到城隍廟請城隍爺晚上開堂審鬼,以解除厄運。

3。發路票:凡人如果客死異鄉,招魂及運靈柩回原籍時,就必須到城隍廟去領路票,拿了路票才能引魂回籍,不然就會成了異鄉鬼。

4。燒王告:所謂的「王告」,就是老百姓有不平的事想要申冤而寫的狀子。送到城隍爺前焚燒,那麼城隍爺就可以替他申冤了。

5。鎮壓災疫和求雨:當地發生瘟疫或其它流行病時,要抬出城隍爺出遊,鎮壓鬼魅,以維護地方太平。而發生乾旱時,農民也會到城隍廟去求雨。

5,現存城隍廟。

城隍廟在臺灣儲存得很好,但大陸就很少能看到了,現存級別最高的三大都城隍廟是:北京、南京、西安三大都城隍廟。不過最熱鬧的恐怕還是上海城隍廟,其他各地也有,但多遭損毀,儲存不全,具體情形在網上查不出來。

說說神仙

更新時間2012…8…25 7:32:58 字數:3420

我個人總認為,歪歪小說就是努力編一個故事。如果這個故事能編得很新穎,能夠激起讀者大大的愛恨情仇,就算是個好故事。當然,我估計自己還做不到這些。

今天看到“miao~”大人的評論,頓時一陣瀑布大汗,這種認真精神,讓一向偷懶的我不得不把心中關於神仙的認識碼出來。

仙俠仙俠,首先說仙。這個詞是中華民族原創的,也是最有影響力最富生命活力的,以下我會慢慢說,請大家不要著急,實在不想看就關掉網頁。

歷來儒釋道三教相爭,儒教因為教主是皇帝(關於這點以後我有時間會寫出來),是擁有人間立法、司法、行政三種至高權力的人,所以一直在統治階層佔有絕對優勢。看出來沒有,是統治階級,不是底層人民。雖然古人都知道孔子是聖人,都知道敬惜字紙,但心裡對這位卻是敬而遠之的。

所以大家對儒教真心不親近,就算讀書人在宋朝以後漸漸享受到一些來自民眾的羨慕嫉妒,但大致也就相當於矮窮挫在馬路上看到開跑車的高帥富,羨慕得不是讀書,而是讀書人家裡的錢。

再說佛教,自東漢明帝永平七年,漢皇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到三年後使者帶著兩個西方僧人還有經書、佛像回到洛陽,漢皇賜造白馬寺為始,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就經歷了頗多坎坷。

事實上,佛教真正大興的時期,只有南朝、武周,元朝和清朝。看出什麼了沒有?

其實現代人有一種錯覺:佛教比道教興盛。但若沒有甲申之變建州入關,佛教是很不行的。

滿清入關後幹得事,大致如下:1。把北京住戶全部趕到城外。直到清末,四九城都不準漢人入住。2。留髮不留頭,這個不用多解釋。3。拆道觀建佛堂。因為建州女真全員信奉藏傳佛教,因此每代皇帝都致力於滅道崇佛,當然其中也牽涉統治問題。4。拆嶽王廟建關帝廟。在清朝之前,關二爺其實是個小角色。人們真心崇拜供奉的是岳飛,但誰讓嶽王他老人家是抗金的呢。5。借**,殺江南讀書人,尤其是明朝南直隸的讀書人。(這點值得說下,古人說江南,指得不是長江以南直到廣西這麼大的地方。)

就算建州女真如此折騰,佛教也沒佔領多少民間份額。人們沒了道觀,就轉而信奉白蓮教、羅教什麼的。這些宗教乍一瞧好像是佛教,但“無生老母,真空家鄉”怎麼看怎麼都和佛教沒關係。

這就是儒釋道三教的真正情形,在中國唯一能夠征服所有民眾的只有以“天”作為最高崇拜物件的道教。就連清朝的佛教徒,在檢視收成的時候,也要念一聲老天保佑,風調雨順。

就連身為儒家教主的皇帝,最隆重的禮儀也是祭天,有災變也要下罪己詔,也得自稱天子。從這點上來看,儒教只不過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