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二世而亡,它的事業卻被漢政權繼承下來。經過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的變異,儒學作為統治階級的統治思想,它那定於一尊的正統地位和建立在儒學基礎之上的道德規範、用人制度、美學原則,都隨著版圖的日益擴大和糧庫的日益充實而確立起來。從哲學思想到道德觀念,從學術研究到文藝創作,整個思想文化領域幾乎成了儒學的一統天下。繼承著北中國的正統觀念和寫實態度,高揚著楚文化的神奇風采和浪漫精神,頌讚著漢帝國的文治武功和繁榮昌盛,以皇皇大賦為代表的漢代文藝,表現著一個上升階級所必須的自信心、進取心和肯定精神,並與這個時代的文藝思潮——重功利講實用的儒家倫理美學相一致。
文藝是時代精神的體現,而歷史總是要按照自己的邏輯前進的。五百年過去了,由奴隸社會過渡而來的早期封建制,從經濟基礎、上層建築到意識形態,各方面都暴露出自己的弊病,內憂外患,矛盾重重。在思想文化領域,儒學一家獨尊的表面繁榮下隱藏和潛伏著極大的危機,煩瑣迂腐的經術、妖妄荒誕的讖緯,以及鋪陳排比、詭勢瑰聲的賦體,都束縛著人們思想的自由,成了既無學術價值又無審美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