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部分(2 / 4)

小說:戰隋 作者:知恩報恩

都受到了聖主的嚴厲警告,岌岌可危,此刻西京為了保全他們,為了顧全關隴整體利益,也只能忍痛放棄這一重要“籌碼”。

如此西京要挾東都的兩大政治“籌碼”全部失去,西京在兩京政治鬥爭中陷入下風,無奈之下它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向東都妥協讓步,以堅決支援聖主和中樞來換取兩京政局的暫時穩定,要麼蓄意製造出新的政治“籌碼”,負隅頑抗,與東都“血戰到底”。

但現在聖主無需考慮太遠,他有了裴世矩的“神來之筆”,既可以迅速緩解西北危機,又能輕鬆化解西京的猛烈“攻勢”,接下來只要西疆局勢穩定,兩京政局穩定,聖主和中樞就能把主要精力放到第三次東征上。

而這正是聖主所期待的,是聖主的“要害”所在。裴世矩不動聲色、悄無聲息就把握住了聖主的“心思”,撓到了聖主的“癢處”,現在只要他提出要求,聖主都會滿足。

“如愛卿所願。”聖主心情大好,陰鬱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笑容,接著他頗為關切地問道,“既然西域之行如此重要,一萬大軍增援河西恐怕難以給西突厥人以真正威懾,愛卿是否考慮多帶一些兵馬?”

“聖上英明。”裴世矩躬身致謝,“阿柴虜(吐谷渾)的背後就是西突厥人,所以若想解決隴西危機,關鍵不在隴西,而在西域。在與西突厥人的談判中,我們只要拿出足夠的誠意作為交換,就必然可以贏得西突厥人的妥協。阿柴虜失去強力後援,只能退守西海,短期內根本無力威脅到隴西安全,如此則隴西危機可解。所以臣懇請聖上,詔令右屯衛將軍柳武建為援軍統帥,率本部兵馬和靈朔衛士,與臣共赴河西。”

聖主看到裴世矩胸有成竹,對此行信心滿滿,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不禁有所疑惑,稍事遲疑後,他還是忍不住問道,“在愛卿看來,何謂足夠的誠意?難道僅靠誠意,就能取西突厥人的妥協?”

“聖上,臣說過,未來很長一度時間,西突厥人的首要目標是波斯人,而不是中土。”裴世矩耐心解釋道,“對我中土而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首要目標是大漠北虜,而不是西突厥人。但對大漠北虜來說,西突厥人卻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因為大漠北虜要建立統一的大突厥汗國。”

“由此不難看到,在蔥嶺以東的三大強橫勢力中,中土和西突厥有共同的敵人,這是雙方結盟的基礎所在,其次因為這個共同敵人的存在,雙方都倍受掣肘,都無力獨霸西域,更無力去征伐彼此,廣袤的西域就此成為雙方的緩衝帶,雙方爆發直接衝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這愈發有利於雙方的結盟。”

聖主一聽就明白了,神情頓時凝重起來。

裴世矩所謂的誠意,實際上就是一句話,與西突厥人聯手夾擊大漠北虜,把東。突厥人趕出西域,逐回大漠,以大金山(阿爾泰山)為界,形成三強對峙之局面。

如此中土便能與西突厥人平分西域,繼續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拓展到西域,在西疆成功構建積極防禦之態勢,而西突厥人則利用三強對峙確保了西域的穩定,保障了蔥嶺以東的安全,接下來它就可以傾盡全力在蔥嶺以西與波斯人交戰了。

此事早在兩年前,西突厥射匱可汗遣使東都結盟的時候就提出來了,但當時中土要發動東征,要打高句麗征服遠東諸虜,為此必須鞏固和加強南北關係,加深與大漠牙帳的盟約,所以中土一口拒絕,並向西突厥使者做出了一些欺辱性舉措,以此來“安撫”大漠北虜對中土結盟西突厥的嚴重不滿和嚴正抗議。

現在形勢不一樣了,中土在西疆、北疆的形勢都惡化了,既不能得罪西突厥人,也不能交惡東。突厥人,但兩不得罪,形勢會惡化更快,後果會更嚴重,所以裴世矩果斷決策,聯手西突厥夾擊大漠北虜,乾脆以得罪東。突厥人來換取西疆的穩定。

目前北形勢下,得罪東。突厥的後果有兩個,一個是悲觀的,大漠北虜被徹底激怒,南北戰爭迅速爆發;一個是樂觀的,大漠北虜面對中土與西突厥的強大聯盟,迅速陷入腹背受敵之窘境,於是不得不忍氣吞聲,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緊張的南北關係因此得以緩和,南北戰爭也因此得以延遲。

裴世矩顯然持樂觀態度,他根本不怕與大漠北虜撕破臉,相反,此刻反目成仇,對中土逆轉危局反而有利。

中土在東征戰場上雖然連番失利,損兵折將,損失慘重,但在西域戰場上,中土一旦與西突厥大軍聯手夾擊東。突厥人,大敗而逃的必定是大漠北虜,於是東。突厥不得不兩線作戰,它若入侵中土的北疆,西突厥人和中土大軍會必定越過大金山,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