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遠不如救魂靈,事省功多,和大人先生的打醮造塔⑤同其功德。這就是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⑥;而“君子務其大者遠者”⑦,亦此之謂也。

而況“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尊俎而代之”⑧,也是古聖賢的明訓,國事有治國者在,小民是用不著吵鬧的。不過歷來的聖帝明王,可又並不卑視小民,倒給與了更高超的自由和權利,就是聽你專門去救宇宙和魂靈。這是太平的根基,從古至今,相沿不廢,將來想必也不至先便廢。記得那是去年的事了,滬戰初停,日兵漸漸的走上兵船和退進營房裡面去,有一夜也是這麼劈劈拍拍起來,時候還在“長期抵抗”⑨中,日本人又不明白我們的國粹,以為又是第幾路軍前來收復失地了,立刻放哨,出兵……亂烘烘的鬧了一通,才知道我們是在救月亮,他們是在見鬼。“哦哦!成程(Naruhodo=原來如此)!”驚歎和佩服之餘,於是恢復了平和的原狀。今年呢,連哨也沒有放,大約是已被中國的精神文明感化了。

現在的侵略者和壓制者,還有像古代的暴君一樣,竟連奴才們的發昏和做夢也不準的麼?……

八月三十一日。

(原刊1933年9月13日《申報·自由談》,後收入《準風月談》)

①本文1933年9月13日發表於《申報·自由談》時題為《秋夜漫談》,收入《準風月談》時改為現名。

②蚩尤中國神話傳說中東方九黎族首領。與黃帝大戰於涿鹿,兵敗被殺。

③“回豬玀普米呀吽”梵語音譯,《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中的咒文。“豬玀”原作“資囉”。按:吽,梵語咒詞Hum的讀音,讀如“轟”。

④盂蘭盆節夏曆7月15日,佛教徒追薦亡靈舉行儀式的節日。“盂蘭盆”是梵文的音譯,意為“救倒懸”。上文提到的“焰口”亦是佛教名詞,原為印度傳說中的餓鬼。

⑤大人先生的打醮造塔指當時國民黨要人戴季陶等人熱衷於誦經禮佛一類儀式性活動,並將此作為影響國民精神素質的教化之門。打醮,即和尚、道士唸經做法事;造塔,見《魯迅雜文全編》(上冊)《天上地下》一文“造起了寶塔”注條。

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的話,見《論語·衛靈公》。

⑦“君子務其大者遠者”《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⑧“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尊俎而代之”語出《莊子·逍遙遊》。意思是廚子和司祭各司其職:如果廚子不打理好酒肉,司祭不至於把祭器仍在一邊自己去廚房裡忙乎。成語“越俎代庖”出此。

⑨“長期抵抗”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南京國民政府倉皇遷都洛陽。3月間,在洛陽舉行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透過《整理軍事捍禦外侮案》,確定“長期抵禦日本侵略”的方針。會議宣言表示,中國抵抗日本之決心“歷久而無間”。

男人的進化

說禽獸交合是戀愛未免有點褻瀆。但是,禽獸也有性生活,那是不能否認的。它們在春情發動期,雌的和雄的碰在一起,難免“卿卿我我”的來一陣。固然,雌的有時候也會裝腔做勢,逃幾步又回頭看,還要叫幾聲,直到實行“同居之愛”為止。禽獸的種類雖然多,它們的“戀愛”方式雖然複雜,可是有一件事是沒有疑問的:就是雄的不見得有什麼特權。

人為萬物之靈,首先就是男人的本領大。最初原是馬馬虎虎的,可是因為“知有母不知有父”的緣故,娘兒們曾經“統治”過一個時期,那時的祖老太太大概比後來的族長還要威風。後來不知怎的,女人就倒了黴:項頸上,手上,腳上,全都鎖上了鏈條,扣上了圈兒,環兒,——雖則過了幾千年這些圈兒環兒大都已經變成了金的銀的,鑲上了珍珠寶鑽,然而這些項圈,鐲子,戒指等等,到現在還是女奴的象徵。既然女人成了奴隸,那就男人不必徵求她的同意再去“愛”她了。古代部落之間的戰爭,結果俘虜會變成奴隸,女俘虜就會被強姦。那時候,大概春情發動期早就“取消”了,隨時隨地男主人都可以強姦女俘虜,女奴隸。現在強盜惡棍之流的不把女人當人,其實是大有酋長式武士道的遺風的。

但是,強姦的本領雖然已經是人比禽獸“進化”的一步,究竟還只是半開化。你想,女的哭哭啼啼,扭手扭腳,能有多大興趣?自從金錢這寶貝出現之後,男人的進化就真的了不得了。天下的一切都可以買賣,性慾自然並非例外。男人化幾個臭錢,就可以得到他在女人身上所要得到的東西。而且他可以給她說:我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