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2 / 4)

小說:梁書 作者:莫莫言

年,大舉北伐,魏徐州刺史元法僧遣使請舉地內屬,詔有司議其虛實。異曰:“自王師北討,克獲相繼,徐州地轉削弱,鹹願歸罪法僧,法僧懼禍之至,其降必非偽也。”高祖仍遣異報法僧,並敕眾軍應接,受異節度。既至,法僧遵承朝旨,如異策焉。中大通元年,遷散騎常侍。自周舍卒後,異代掌機謀,方鎮改換,朝儀國典,詔誥敕書,併兼掌之。每四方表疏,當局簿領,諮詢詳斷,填委於前。異屬辭落紙,覽事下議,縱橫敏贍,不暫停筆,頃刻之間,諸事便了。

大同四年,遷右衛將軍。六年,異啟於儀賢堂奉述高祖《老子義》,敕許之。及就講,朝士及道俗聽者千餘人,為一時之盛。時城西又開士林館以延學士,異與左丞賀琛遞日述高祖《禮記中庸義》,皇太子又召異於玄圃講《易》。八年,改加侍中。太清元年,遷左衛將軍,領步兵。二年,遷中領軍,舍人如故。

高祖夢中原平,舉朝稱慶,旦以語異,異對曰:“此宇內方一之徵。”及侯景歸降,敕召群臣議,尚書僕射謝舉等以為不可,高祖欲納之,未決;嘗夙興至武德閣,自言“我國家承平若此,今便受地,詎是事宜,脫致紛紜,悔無所及”。異探高祖微旨,應聲答曰:“聖明御宇,上應蒼玄,北土遺黎,誰不慕仰?為無機會,未達其心。今侯景分魏國太半,輸誠送款,遠歸聖朝,豈非天誘其衷,人獎其計!原心審事,殊有可嘉。今若不容,恐絕後來之望。此誠易見,願陛下無疑。”高祖深納異言,又感前夢,遂納之。及貞陽敗沒,自魏遣使還,述魏相高澄欲更申和睦。敕有司定議,異又以和為允,高祖果從之。其年六月,遣建康令謝挺、通直郎徐陵使北通好。是時,侯景鎮壽春,累啟絕和,及請追使。又致書與異,辭意甚切,異但述敕旨以報之。八月,景遂舉兵反,以討異為名。募兵得三千人,及景至,仍以其眾守大司馬門。

初,景謀反,合州刺史鄱陽王範、司州刺史羊鴉仁並累有啟聞,異以景孤立寄命,必不應爾,乃謂使者:“鄱陽王遂不許國家有一客!”並抑而不奏,故朝廷不為之備。及寇至,城內文武鹹尤之。皇太子又制《圍城賦》,其末章雲:“彼高冠及厚履,並鼎食而乘肥,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陳謀謨之啟沃,宣政刑之福威,四郊以之多壘,萬邦以之未綏。問豺狼其何者?訪虺蜴之為誰?”蓋以指異。異因慚憤,發病卒,時年六十七。詔曰:“故中領軍異,器宇弘通,才力優贍,諮謀帷幄,多歷年所。方贊朝經,永申寄任。奄先物化,惻悼兼懷。可贈侍中、尚書右僕射,給秘器一具。凶事所須,隨由資辦。”舊尚書官不以為贈,及異卒,高祖惜之,方議贈事。左右有善異者,乃啟曰:“異忝歷雖多,然平生所懷,願得執法。”高祖因其宿志,特有此贈焉。

異居權要三十餘年,善窺人主意曲,能阿諛以承上旨,故特被寵任。歷官自員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自右衛率至領軍,四職並驅鹵簿,近代未之有也。異及諸子自潮溝列宅至青溪,其中有臺池玩好,每暇日與賓客遊焉。四方所饋,財貨充積。性吝嗇,未嘗有散施。廚下珍羞腐爛,每月常棄十數車,雖諸子別房亦不分贍。所撰《禮》、《易》講疏及儀注、文集百餘篇,亂中多亡逸。

長子肅,官至國子博士;次子閏,司徒掾。並遇亂卒。

賀琛,字國寶,會稽山陰人也。伯父傘��獎�N荊��浪度濉h∮祝�‘授其經業,一聞便通義理。傘�熘��T唬骸按碩�幣悅骶�鹿蟆!鄙‘卒後,琛家貧,常往還諸暨,販粟以自給。閒則習業,尤精《三禮》。初,傘�諳繢錁弁澆淌冢�潦怯忠黎⊙傘�

普通中,刺史臨川王闢為祭酒從事史。琛始出都,高祖聞其學術,召見文德殿,與語悅之,謂僕射徐勉曰:“琛殊有世業。”仍補王國侍郎,俄兼太學博士,稍遷中衛參軍事、尚書通事舍人,參禮儀事。累遷通直正員郎,舍人如故。又徵西鄱陽王中錄事,兼尚書左丞,滿歲為真。詔琛撰《新諡法》,至今施用。時皇太子議,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嫁女。琛駁之曰:

令旨以“大功之末可得冠子嫁女,不得自冠自嫁。”推以《記》文,竊猶致惑。案嫁冠之禮,本是父之所成,無父之人,乃可自冠。故稱大功小功,並以冠子嫁子為文;非關惟得為子,己身不得也。小功之末,既得自嫁娶,而亦云“冠子娶婦”,其義益明。故先列二服,每明冠子嫁子,結於後句,方顯自娶之義。既明小功自娶,即知大功自冠矣,蓋是約言而見旨。若謂緣父服大功,子服小功,小功服輕,故得為子冠嫁,大功服重,故不得自嫁自冠者,則小功之末,非明父子服殊,不應復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