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中,英國與中國的軍力對比,不是數量之比,而是質量之比。高質量對低質量,可以說一天一地,這就無怪乎那個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的英國神父,在1832年隨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阿美士德號偵察了中國的沿海防務後敢於自誇:“英國的一隻護衛艦可以輕而易舉地擊潰整個中國海軍的1000只兵船”;“如果我們是以敵人的身份來到這裡,整個軍隊的抵抗不會超過半小時。”
回顧虎門海戰,透過中國當代史書浪漫的愛國主義渲染,那實際上是清國水師既無招架之功、又無還手之力的任人敲打。
對進攻者而言,那是一場放手屠殺。
虎門,防衛能力最強,尚且如此,閔海防、浙海防、江(蘇)海防、津海防先後被英國艦隊一觸即潰,定是十分正常的了。
下面,我們仍要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中、英雙方傷亡數字的對比,來揭示兵備落後的嚴峻性和殘酷性。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傷亡統計:
1841年1月7日,沙角、大角之戰,清軍傷亡744人(死282人),英軍僅傷38人;
1841年2月25日…2月26日,虎門上橫檔之戰,清軍傷亡約1000人(死約700人),英軍僅傷6人;
1841年2月27日,烏湧之戰,清軍死亡466人(傷未計),英軍僅傷8人;
1841年8月26日…8月27日,廈門之戰,清軍傷亡110人(死73人),英軍僅傷亡17人(死1人);
1841年9月26日…10月1日,定海之戰,清軍傷亡約300人(大部分死亡),英軍僅傷亡29人(死2人);
1841年10月10日,鎮海之戰,清軍傷亡約300人(大部分死亡),英軍僅傷亡19人(死3人);
1841年10月13日,寧波失守,守軍潰逃,雙方均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