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久不出戰,又養不起,於是就琢磨屯田,可屯田的收成還不夠塞牙縫,所以又想辦法裁軍,這不是瞎折騰嗎?
當然,《明史》上是不會這麼寫的,在《明史》裡即便是搞砸了鍋,孫大人依然是光輝形象。
明史載:“承宗在關四年,前後修復大城九、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立車營十二、水營五、火營二、前鋒後勁營八,造甲冑、器械、弓矢、砲石、渠答、滷楯之具合數百萬,拓地四百里,開屯五千頃,歲入十五萬。後敘寧遠功,廕子錦衣世千戶。”
點評:
此處僅把老孫頭的“政績工程”拉拉雜雜羅列一堆,而全然不顧朝廷都快被吃垮的事實,這種掐頭去尾的忽悠手法在《明史》中屢見不鮮。
其實,孫大人搞成今天這樣無法收拾的局面,早在一個人預料之中,他就是被孫大人攆走的那位遼東經略王在晉。早在孫大人上任之初,王在晉就闡述了自己對戰局獨到的見解(或者叫預言),其中最為精闢的一段闡述被收錄於《明熹宗實錄》卷26中:
在晉又題:“臣嘗謂必有復全遼之力量,而後可復廣寧,必有滅奴之力量,而後可復全遼。不然啟無巳之爭,遺不了之局,而竭難繼之供,不可不慮。”'2'
《明熹宗實錄》卷26收錄的是天啟二年九月歸檔的卷宗,孫承宗也正是這個月來到山海關接手王在晉遼東經略工作的,然而孫閣老未來幾年工作的尷尬,卻盡在王經略臨走時的預言之中。
王在晉的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的大意是力量不夠不能輕言出戰(有針對性),第二層則是在說力量不足的情況下輕言出戰的後果(有預見性)。王在晉認為,如果條件不成熟而輕易言戰備戰,那是自找麻煩,因為挑起爭鬥卻又無法完結,會遺留下不能了結的局面,而這種無法結束的過程,必然會造成難以為續的消耗(孫大人之癥結也)。
可以說王在晉以一句“啟無巳之爭,遺不了之局,而竭難繼之供”準確的預言了孫閣老瞎折騰而導致的不可收拾之局面。
之前,孫閣老曾經送給王在晉一頂“沉雄博大之未能”的帽子,而在孫大人搞得不可收拾以後,王同學很幽默回贈給孫閣老一頂“太能沉雄博大”的帽子,並且還附贈了一條“疾不知醫”的飄帶,曰:
“是其所不滿於經臣(王)者,特沉雄博大之未能耳。沉雄所不敢居,而樞輔(孫)任事竟壞於博大,經臣正其對症之藥也。疾不知醫,樞輔將無自誤乎。”'3'
王在晉說,您孫樞輔不是嫌我算不上“沉雄博大”嗎?可您老壞事就壞在太能“沉雄博大”了,您的大手筆一出,朝廷都差點讓您給吃垮了,呵呵……像我這種不能沉雄博大的人,不正好能彌補您老的缺陷嗎?
以孫、王二人連番掐架來看,孫承宗這類應試教育的產品,跟常在軍旅的王在晉一比,那簡直就是童子軍叫板老江湖,而王同學總結的“疾不知醫”也正是孫老師的非常貼切的寫照,因此孫閣老在遼東經過折騰一番之後終以“柳河之敗”慘淡收場其實並不算是意外,真正意外的是他挺身入局之舉,純屬無知者無畏。
--------------------------------
'1'【《熹宗實錄》卷三十六工科給事中方有度疏言:“……果由今之道而無變計,即今東奴戀棧長伏穴中不向西遺一矢,而我之天下已坐敝矣。”】
'2'【《明熹宗實錄》卷二十六】
'3'【《三朝遼事實錄》卷十】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一章 張鶴鳴不是遼東經略
明末,
天啟二年
遼東師潰以後京城一片慌亂,張鶴鳴身為兵部尚書,自然輕鬆不了,某日張大人心一橫,提交了申請,要求親自去前線視師,朝廷批覆下來以後,他準備了些日子,便動身出發了。
本來,人家張大人主動申請去遼東,然後收拾行李便動身,是一個很連貫且普通的動作,但對於張尚書的申請以及後續動作,御用文人和兩位大能都很有看法,他分別們對張大人申請到遼東的職務、態度,以及他抵任之前的作為,給出了不同的解讀。
閻會長曰:“張鶴鳴心裡害怕,逗留十七日,始抵達山海關。抵關數月,無所作為,以病為由,辭職歸裡。天啟又升宣府巡撫解經邦威兵部右侍郎、遼東經略。”'1'
閻會長明確了張大人是因為害怕,所以在抵任之前,故意逗留了十七天。而對於張大人到遼東的職務,閻會長雖然並沒有明確指出,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