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您孫閣老此刻去了,又是圖什麼呢?所以,兵部這完全是有意在引人無限遐想,算是擺了孫閣老一道。
在去登萊的企圖以失敗告終之後,孫老師可能還沒感到有什麼不對勁,也未意識到問題似乎有點棘手,所以在天啟三年裡,他連續幾次提出要離開遼東,可都沒能得到首肯。在此之後,孫老師可能覺察到問題有些深沉了,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他老人家決定試探一下朝廷的底線,所以就來了一次動靜很大的火力偵察,堪稱大手筆,頗有沉雄博大之風。
天啟三年十二月,孫老師上疏,要求同時裁撤“薊遼總督”和“遼東經略”,設立一個大總督,把兩個職位兼任了,居中排程,薊鎮和遼東鎮的一切款、防事宜,都交給兩鎮的巡撫打理,而那位大總督,只管兩個巡撫就行了。
在丟擲這個“大總督”的設想以後,孫老師很謙虛的建議,調他老人家回京,只在殿前當個老馬識途的參謀(決無可能)。如果朝廷不准他孫大人離開山海關(肯定不準),而要他來當這個大總督(那是一定),那就必須得有探親假,且不能受兵部調遣,萬事都要直接聖裁,每年必須有覲見的安排,廷議對邊事還不能亂嚼舌頭,否則就不幹!(則臣不能任'4')
這麼大的裁撤,這麼橫的要求,朝廷能答應嗎?其實,孫老師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他這是要跟朝廷賭一把,一旦朝廷答應了,那就算你孫老師倒黴,因為朝廷那是鐵了心要讓您在這個火坑裡化成灰;而如果朝廷不能答應,那說明您老興許還有救,尚有脫困的可能。
可不幸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朝廷並沒有和孫老師頂牛,很順利的就同意孫老師所有的要求,天啟帝更是無所不允(凡所奏請,無有不從'5'),只是在“覲見”這個問題上,皇帝陛下稍微多了一句嘴,意思是好歹我是皇帝,大家想要見個面的,也不是不行,不過嘛,還是容我先來開這個口吧(朕亦欲見卿,但少須寧帖,自召命'6')。
這下子孫老師徹底陷入迷惘了,他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當初因掐架而入局是多麼的失策。同時,孫老師也深切的感受到,有時候被人過分信任了,也是一種負擔,這就好比《潛伏》中的餘則成,因為太受站長信任,死活不放他走,最後連脫困的機會都喪失了,孫老師此刻也有同樣的苦惱。在暫時認命、放棄幻想之後,孫老師基本上消停了一年,整個天啟四年中,只有五月有過一次推薦兵部的趙尚書來代替自己,被否了以後就算了。
--------------------------------
'1'【《明熹宗實錄》卷六十四】
'2'【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六】
'3'【《明熹宗實錄》卷二十九“今城關有兩總兵當大敵,而撫臣閻鳴泰其才可當重任,此時臣宜東向登萊,號招大兵,宣揚聲勢。”】
'4'【《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二】
'5'【《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二】
'6'【《明熹宗實錄》卷四十二】 。。
第三章 失敗的泣血陳奏
不過,一翻年孫老師就再也熬不住了,天啟五年的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孫老師連上了數道請辭的奏疏,但成效卻不怎麼樣,《明熹宗實錄》記載如下:
“大學士孫承宗四疏乞骸,溫旨慰留。”'1'
史官在天啟五年三月的這個記錄中,用的是“乞骸”而非“乞歸”,原因是天啟五年一月裡,孫老師上時疏用了“乞骸骨歸”的雷人字樣,說來也夠可憐的,孫大人也是一把年紀了,說不定哪天眼睛一閉不睜的,就過去了,迴歸故里都只能用棺材打包了……唉,難道,就不能不讓人家早些回去,多享幾天清福嗎?
呵呵,這能怨誰啊?要怨,還不是隻能怨他孫閣老,以所謂“沉雄博大之才”博取的信任,分量實在太重,重得足以讓他自己徹底崩潰。
天啟五年四月,在“四疏乞骸”依然沒有作用之後,孫老師徹底崩潰了,崩潰之餘他泣血陳奏,聲淚俱下的哀求天啟放他一馬。
孫大人奏疏中提到,自己才疏學淺(不再提什麼沉雄博大了),又年邁體衰、反應遲鈍(衰遲),而遼東又是個苦寒之地,就連和他老孫頭一起來的少壯,好些都被折騰病了,何況他一個糟老頭子……如此說來確實怪可憐的。
接下來孫大人一邊掰著手指頭,一邊跟天啟算,當初和他一起入閣的閣員,一共是七人,如今“故者六人矣”(您老身體真不錯),而其他地方共有三總督、十巡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