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道臣“相繼以去矣”(遼東“苦寒”真養人)。其實,孫大人之所以要說這些,也就是想向天啟表達,外面已經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了,而自己卻依然蹲在遼東這個火坑裡,都快要成骨骸了,就不能考慮給換個地方嗎?哪怕送口棺材,給打包捎回家去也行啊(乞骸骨歸)。
後來,孫閣老又一再強調,他是個病人,說自己不但是“百病攢身”,而且是抱病守在衝邊絕塞之上,為天下堵著大門,可這樣的安排極不科學,因為這麼重大的責任,若是在找不到身強力壯的來擔當,那至少也得是個心理健康,而像他孫大人這麼一個垂死的病人,外帶重度憂鬱的,合適嗎?
大概孫老師是為了達到聳人聽聞的效果,所以接下來便放了幾句狠話,說他自己這條命,隨時都有可能報銷,而橫豎是一死,那怎麼死就都一樣了,也無所謂是死於國法,還是死於敵手,或者病死異鄉……孫老師的言下之意,大概是要說,縱敵死於國法,敗敵死於敵手,重病死於床上,都是一死,我已經看穿了,什麼都無所謂了,怎麼都行,所以嘛這責任心可能就不是很強了,因此你朝廷是不是應該考慮,好歹換個責任心強一點的來替我?
最後,孫閣老懇請天啟和眾位廷臣,高抬貴手,可憐可憐他老孫頭是個病人(憐臣病苦),早早的考慮一位接替他的人選(早為安危大計,無姑以病臣塞責)。
想當年胸懷“沉雄博大”之才,激揚文字,極力鼓吹,叫囂出戰的孫大人,如今卻落得這步田地,也實在可悲可嘆。或許這人也就是到了能看破生死的地步,才能跳出紅塵,而放下虛名吧,孫大人此刻什麼顏面、體面、高官厚祿、帝師威儀的全都不顧上了,就只想撈個實惠,跳出遼東這個火坑,安心回家抱孫子去。
要說孫老師都悽慘到這份兒上了,作為學生的天啟,也就放老師一馬吧,要不這孫大人沒準還真的只有變成一幅骨骸才能迴歸故里。但不幸的是孫老師留給天啟的印象,可能實在是太好了,而天啟對他的老師也過於信任了,所以孫閣老這番老淚縱橫的感言,在天啟看來,或許是老師您太謙虛了吧,因此天啟的批覆很簡單,說的都是些套話,比如什麼“知卿視事”、“朕心嘉悅”、“鼓舞將士”、“早奏成功”之類的。
估計孫老師看到這樣的批覆,不中風也得吐血,反正崩潰得不輕,因此接下來的三個月裡,孫老師沒再寫一封離職申請。不過,雖然孫老師這三個月沒有搞泣血陳奏了,但也沒閒著,因為他打算另闢蹊徑了。
當然,如果歷史是按照剛才,閻會長和當年明月的敘述的那樣,則孫閣老的另闢蹊徑,就應當是知會朝中的魏公公,讓他發動言官來彈劾自己,以這種非常無間道的方式來脫困。不過,若真是如此,那孫老師豈非和魏公公是一夥的了?(除非太陽打能西邊出來)
那是不是這魏公公突然良心發現,而有了一幅菩薩心腸,看著孫老師實在太可憐了,不想他老人家棺材蓋了板之後,剩下一幅骨骸後才能離開遼東,於是便不計前嫌的,發動言官,義務勞動,日夜不停的告黑狀,以解救孫老師於水火呢?
魏公公真要是這麼幹了,那他到底又是圖什麼呢?他是吃飽了撐的?還是真能不計前嫌,古道熱腸的,想孫老師所想,急孫老師所急?(除非他不是魏公公)
其實,孫老師的另闢蹊徑,並非是打朝廷那邊的主意,因為先前他把老臉都賤賣了,也就只換回來幾句不值錢的套話,除此以外什麼也沒有撈著,所以孫老師此刻不再寄希望於朝廷,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柳河。與此同時,遼東的另一位大員,遼東總兵馬世龍,和孫老師一樣,也把目光投向了柳河。就他們二人而言,雖然算不上什麼英雄所見略同,但起碼也是殊途同歸了。原因是他們二人此刻都急於擺脫眼下的被動局面,只不過孫老師是想辭掉官職打包袱回家,而馬世龍則是想保住官位而留在遼東。
--------------------------------
'1'【《明熹宗實錄》卷五十七】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章 謀略雄奇,兵法了得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的兵家典籍,而這裡的“孫氏兵法”則是特指孫老師個人的兵法謀略,跟《孫子兵法》根本不是一回事,人家孫子是在戰爭中總結出的兵法,而孫老師卻是在當教書先生之時,由代發了一次軍餉修成的“正果”,所以兩者大有不同。
據當年明月介紹,孫老師在大同的一個巡撫家裡,擔任家庭教師期間,參悟了玄機,理解了戰爭'1',而證明孫老師理解了戰爭,